臺北市
25°
( 25° / 24° )
氣象
2025-09-24 | 今日新聞

30歲男為救受困野貓遭咬!嚴重恐敗血症

30歲男為救受困野貓遭咬!嚴重恐敗血症
有民眾為救野貓反遭咬,僅以清水清洗,出現紅腫熱痛與頭痛不適,前往急診檢查發現手部咬傷已有明顯感染。(圖/耕莘醫院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新北市一名30歲男子日前為了救一隻受困的野貓,徒手將牠抱起時不慎遭到咬傷,當下僅以清水簡單沖洗傷口後就當作沒事,未就醫,但隔天傷口迅速惡化,出現紅腫熱痛與頭痛不適,前往急診,經醫師檢查發現,男子手部咬傷已有明顯感染,若再延誤,甚至可能會引發敗血症。

耕莘醫院急診科醫師呂昀峰提到,經詳細檢查,個案手部咬傷已有明顯感染,若再延誤恐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後果相當嚴重。

呂昀峰指出,紅、腫、熱、痛是典型的發炎警訊,切勿掉以輕心,尤其是動物咬傷或抓傷,往往會因細菌帶入而迅速惡化。

正確的處理方式應包括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並及早就醫由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呂昀峰提醒,若5年內未施打破傷風疫苗,必須依醫囑補打,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家中貓狗牙齒恐帶細菌 醫:被咬也要小心感染

此外,民眾常誤以為只有野狗或野貓的咬傷才危險,呂昀峰表示,其實家中飼養的貓狗也可能因牙齒或爪子攜帶細菌造成感染,甚至還有狂犬病等傳染疾病的風險。

任何動物咬傷都不應忽視,若不幸被咬,呂昀峰指出,務必正確清洗傷口、觀察變化,一旦有紅腫擴散、膿液或全身不適的情形,一定要立刻就醫。

呂昀峰提到,目前已有研究發現,野生白鼻心體內驗出狂犬病病毒,顯示狂犬病仍潛藏在野生動物族群中。雖然目前在犬、貓尚未發現確診案例,但仍不能掉以輕心。醫師提醒,若與野生動物發生接觸,尤其被咬傷或抓傷時,務必提高警覺並立即就醫,除了常見的破傷風風險外,也必須考慮狂犬病的可能性。



相關新聞


假日急症中心最快11月上路!台北、桃園設3據點


中藥大廠「港香蘭」爆重大違規!衛福部勒令全面停工


颱風後4傳染病風險恐增!疾管署示警1類人小心類鼻疽重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