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血癌病治療曙光 健保10月擴大給付

健保署說明口服標靶抑制劑的3大適應症給付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上路。(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濾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被套性淋巴瘤等血癌病友的治療,過去可能會因為難以根治、容易復發,導致治療選擇也相當有限,而健保署也針對3大適應症給付,10月1日起正式上路。
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提到,健保署持續致力於提升藥品可近性,給付方向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截至今年10 月,已有10項血液癌藥品納入健保,包括7項新藥與3項擴增給付,預計將有超過1100名病友受惠,藥費投入近19億元。
黃育文說,此次BTK抑制劑的3大擴增給付,包括濾泡性淋巴瘤(FL)第三線暫時性支付、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擴及非 17p 缺失病人的二線以上治療,以及被套細胞淋巴瘤(MCL) 放寬至無療程限制。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張明志說明,濾泡性淋巴瘤(FL)屬最常見的惰性淋巴瘤,臨床特徵為可治療但難以根治且易復發。過去,高齡或合併多重共病的病友,往往難以耐受高強度化療,後線治療選擇相當有限。
另外,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提到,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也因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過去僅限用於治療具del-17p基因缺陷或復發、難治的病友的一線治療。如今健保給付範圍擴大作為「IGHV未突變」高危險族群的二線藥物。
至於被套細胞淋巴瘤(MCL),張明志則說,這也是易復發但疾病進程較具侵襲性的,病友常在接受一線治療數年後復發。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提到,根據基金會近10年統計,目前仍有絕大部分的血癌用藥被限縮給付時程,一旦屆臨給付時限,癌友又得承受龐大的財務毒性。
張明志表示,傳統化療藥物毒性較大,對高齡且多重共病的惰性癌病友而言,往往難以承受。過去FL在國際上缺乏標準治療共識,初期多以化療為主,且二成病友在兩年內易再復發且進展
為高侵襲性,整體存活率與生活品質均下降,凸顯後線治療的重要性
柯博升指出,隨著人口老化與醫療技術進步,血液腫瘤治療不僅在延長存活,更應著重生活品質與治療耐受度。若出現疲勞、咳嗽、發燒、夜間盜汗或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相關新聞
捐款仍交花蓮縣府?賑災基金會:不會直接交付任何單位任意運用
明年不漲健保費!石崇良:健保總額增600億
國內蔬菜價格穩定!農糧署:應節菜類供應充裕
最新生活新聞
-
《2026國際中小品牌AI應用趨勢報告》發表 未來十大品牌科技前瞻應用 「AI代理人」成焦點
(27 分鐘前) -
程建人部長辭世/袁頌安
(40 分鐘前) -
落實「人離火熄」加裝住警器 防範烹煮意外釀火災
(41 分鐘前) -
台中《看不見的國家》紀錄片特映會 港澳朋友中秋樂團圓
(46 分鐘前) -
南橫路基坍方土石落溪 林保署:無形成堰塞湖
(4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