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超人拚救災 林立青揭光復救災三大困境

作家林立青率領團隊投入光復救災行動。(圖/翻攝自林立青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樺加沙颱風環流引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災情慘重,全台「鏟子超人」紛紛坐上開往花蓮的區間車,湧入救災活動。作家林立青更是率領團隊,在27日混亂救災後,隔日決定集中火力於光復國中,透過分工合作拆鐵門、清廢棄物、搶修馬達,成功讓校園成為臨時前進指揮所。
林立青在臉書指出,27日因交通混亂及現場缺乏協調,導致效率不佳。28日一早五點就集合,六點前進入校園,避免車潮耽擱,並依需求組成水電搶修組、切鐵組、樹木處理組、家具清運組等,逐一排除障礙。志工們中午前就拆除變形鐵門、搬離破損家具,並協調小山貓推土,讓校內交通空間恢復。
最關鍵的是,團隊設法找人從外地搭火車運來水電接頭,讓損壞的加壓馬達與控制盤及時恢復運作。林立青形容,完成基礎設施後,光復國中立刻具備停車、調度物資功能,未來還能作為便當發放點,支援社區。
不過,他也坦言仍有三大困境:第一,水電材料嚴重不足,只能緊急拉臨時電,無法全面架設;第二,通訊壓力過大,他與同伴手機被上百訊息淹沒,卻缺乏整合平台;第三,錯誤情報頻傳,中午甚至一度誤傳「大水再來」,讓所有人驚慌逃到頂樓。
林立青建議,救災應集中火力在校園、社福中心或教會等據點,才能同時提供停車、物資存放與供水,對社區幫助更大。他也批評,當地缺乏清楚規劃與指揮,不僅居民得不到正確引導,政府也未建立水電材料或五金行的供應清冊,更沒有以工代賑等機制協助災民。
談到下一步,他提出兩個方向:一是待道路與水溝清理後,派小隊搭配發電機、消防抽泥吸塵器進行快速清洗;二是滿載水電材料,逐戶巡迴修繕並提供工業扇與延長線,加速居民復水復電。
「光復國中明天就能成為便當站,這是讓我最開心的事。」林立青說,雖然支援小隊即將返回,但這份集體努力,讓台灣人的韌性再次被看見。
相關新聞
樺加沙重創光復 新北消防七天不間斷救援!局長:不放棄任何生命
馬太鞍溪潰流重創花蓮光復 6歲女童失聯母崩潰喊:拜託幫忙找
花蓮光復大馬村全村保命!村長連當選8屆 網翻「選舉政見」狂讚
最新生活新聞
-
-
南臺科大國際研討會圓滿落幕 8國學者齊聚探討AI與ESG議題
(24 分鐘前) -
漫遊半線文化基地 走讀彰化生活風景開放線上報名
(26 分鐘前) -
竹市啟動「普發現金防詐行動」 守護市民財產安全
(30 分鐘前) -
盧秀燕坦承非洲豬瘟防疫做不夠好 公開鞠躬道歉
(32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