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推甘苦職人體驗 盼社會看見弱勢困境

愛心大使海裕芬(右1)呼籲社會大眾給予弱勢家庭支援,無論是精神上的陪伴,還是物質上的援助,都能為他們的生活創造喘息機會。(圖/家扶基金會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不是不努力,而是缺乏支援。」家扶基金會今日公布「無政府福利身分之扶助家庭生活狀況調查」,其中非典型跟未就業佔六成,更有近七成每月家戶工作不到3萬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無法穩定工作的家長,奔波於多份兼職,不停在困境中打轉,希望透過「甘苦職人」體驗,讓社會看見他們的困境,並以行動支援。
根據調查,超過六成受訪家長不是失業、就是處於非典型就業,如臨時工、兼職、派遣等,更令人憂心的是,其中近六成是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整個家庭都在在低薪與失業的夾縫中掙扎。無法穩定就業者中,有過半是因為家人有重大傷病需定期回診,為兼顧照顧家人選擇工時彈性高的工作。端睿即為此類類型案例,兩年前丈夫離世與債務危機併發,但又得照顧3名年幼女兒,只能先做外送員工作。
另一道障礙,是「自身條件」的不利,有四成五的家長僅受過初等教育,近五成本身也有病痛。慧縈因膝蓋開刀,花了一年才恢復行走,卻因此失去經營多年的小吃攤,她與兩個孫子只能依靠補助和親友接濟度日;為孫子的營養,她甚至養雞生蛋或四處撿回收換錢。
家扶愛心大使海裕芬指出,緊繃的琴弦最容易斷裂,疾病纏身、經濟困頓和家庭責任,讓他們看不到脫貧的契機。只能靠家長咬牙苦撐,請大家給予支援,無論是精神上的陪伴,還是物質上的援助,都能為他們的生活創造喘息機會。
周大堯說,弱勢家長常被誤解為「不夠努力」,但實際上,他們在多份兼職間奔波,只是缺乏資源與機會。家扶十月策劃甘苦生活節以「甘苦職人體驗」為主題,推出線上小遊戲並串聯桃園、新竹、南台中、北台中、北台南、北高雄六地家扶中心,以弱勢家庭常見職業設計體驗情境,如組裝達人、竹林職人、抓龍(眼)高手等,讓大小朋友深入認識弱勢家長工作樣態,以及高工時、低收入的工作困境。
相關新聞
捐善款及物資助弱勢!寶盛慈善會攜新高雄獅子會辦中秋送暖活動
最低工資連10漲!商總:漲3.18%勉強可接受 籲政府補貼弱勢產業
新住民媽媽走出孤單 芥菜種會攜手彭政閔啟動五大服務方針
最新生活新聞
-
宜蘭設管制區守護小燕鷗 繁殖率8成創10年新高
(30 分鐘前) -
台灣連鎖「親子遊樂園」驚傳歇業!10門市全熄燈 退費方法一次看
(33 分鐘前) -
還要鏟子超人嗎? 內政部:以技術志工為主
(34 分鐘前) -
中秋連假紛到光復清淤 兩日累積4萬志工
(34 分鐘前) -
保障勞權 北市籲全真瑜珈勞工取得薪資債權文件
(4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