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5° / 23° )
氣象
2025-11-03 | 今日新聞

馬偕醫院攜手鴻海AI布局長照

馬偕醫院攜手鴻海AI布局長照
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說明,透過AI穿戴裝置,可落實長者照護及安全監測。(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為了提高長照機構住民更為完整的醫療照護,馬偕醫院宣布,結合高科技AI穿戴裝置,落實長者照護與安全監測,並以住宿型長照機構的250位住民率先使用。

馬偕醫院為了將AI生理監測模型推廣至長照機構,與鴻海科技、祥寶尊榮長照集團今(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針對祥寶長照機構旗下約250名長者住民,提供AI穿戴監測裝置持續記錄血壓、脈搏波、心率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與血管彈性等指標,量測資料並即時上傳雲端,透過AI模型自動分析生理趨勢,建立健康管理的基礎與就醫數據的參考。

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提到,目前醫院要跨出更多相關平台監測社區居家、長照機構幫助全人整合性照護計劃。他說,也成立專業團隊,打照全民照護網。

團隊部分,張文瀚說,會有專業監測員、健康管理師,目前也以專業科別居多,包括心臟科醫師判讀、若要居家訪查,會以家庭醫學科為主。

結合健康科技產業「早期監測」 馬偕醫院:對病人、住民安全可有所幫助

張文瀚說明,現代醫療的概念是希望不一定需要到醫院,未來可在社區等治療,讓醫院人力可有所舒緩,降低病人的移動。而針對長照機構部分,因為有醫院醫師,可有平台進行早期監測、介入,對於病人、住民的安全有所幫助。

對於台灣健康科技產業上,張文瀚提到,透過早期介入,可讓整體成本降低,永續發展的部分因為病人數量降低,排碳量也下降,可說是五贏的狀態。他也表示,未來不排斥與其他機構合作。

張文瀚指出,遠距醫療整合平台已經可以將院內外健康資料即時互通,透過鴻海的技術,開發長照機構每日自動上傳健康數據與照護紀錄,再由馬偕遠距醫療中心專責團隊即時分析與回饋,成為長照模式的進階版。

張文瀚認為,透過此次整合機制,遠端平台呈現與警示功能,使醫療回應時間由平均72小時縮短至12小時內,實現院內外合作與即時照護決策,讓長者在長照機構入住時能享有醫院級的健康管理品質。



相關新聞


60歲女左眼皮長「黑色不明腫塊」!醫:肉眼難判斷 恐與日曬有關


2歲童燒不停!手腳腫成「麵龜」 醫揪急症川崎症:有猝死風險


感染性主動脈瘤發生增3倍!長庚研究:1治療優於支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