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0° )
氣象
2025-11-07 | 今日新聞

特偏學校開另一扇門 靠AI機器人翻轉命運

特偏學校開另一扇門 靠AI機器人翻轉命運
南投縣北梅國中屬教育部定義之「特殊偏鄉」學校,近年在鴻海教育基金會資助下成立機器人社團,企圖翻轉偏鄉教育弱勢的地位。(圖/記者王郁勳攝)

[NOWnews今日新聞] AI問世,正在翻轉台灣的教育現況。《NOWNEWS今日新聞》製作《AI青年力》系列報導,從偏鄉學校、大學講堂、新創事業到法規制定,解析台灣青年擁有的機會、產生的問題與制度性困局,在踏上AI浪潮中力求反思與解方。

驅動AI智慧小車,進行一場太空能量保衛戰,學生分紅藍兩聯盟,除了要搶誰夾到最多能量方塊,也要進攻衝撞,將對手推出場地、阻礙得分。都會區學校時興的AI機器人社團,在南投縣國姓鄉北梅國中顯得彌足珍貴,2023年在鴻海教育基金會資助下成立,不到3年時間已在2025MARC智慧機器人大賽全國聯盟賽中拿下亞軍,其他賽事也有不錯成績,成為學校招生亮點。


特偏學校開另一扇門 靠AI機器人翻轉命運
學生自組機器人、寫程式驅動,參加機器人大賽已有不錯成績。(圖/記者王郁勳攝)

" />

學生自組機器人、寫程式驅動,參加機器人大賽已有不錯成績。(圖/記者王郁勳攝)

「我們都是偏鄉孩子,讀書沒有比那些資源很多的人還強,我們就靠機器人,讓自己有另一條出路。」九年級的創社元老林秉陞,從一竅不通到現在自己運用AI軟體寫程式、組裝機器人,靠的是與同學相互切磋。他說和學長合組機器人、赴泰國比賽,夾方塊、把別人推走,最後拿到第二名,非常有成就感,接下來又能幫助學弟妹,看的到自己的成長與茁壯。

AI為偏鄉教育補短 競賽後學數理更有動力

教育部112學年度統計,全國極度偏鄉、特殊偏鄉與偏鄉學校,共計1199所。學生10.5萬人中,近2成是原住民。偏鄉學校每班學生為12.4人,約為全國25.4人的半數。北梅國中屬於「特偏」,1個年級1個班,全校只有48位學生。


特偏學校開另一扇門 靠AI機器人翻轉命運
北梅國中僅48位學生,學科成績不若都會區孩子,學校積極另闢舞台,為學生找出路。(圖/記者王郁勳攝)

「學生的課業家長沒那麼重視,但他們本質很純良、很願意學。」校長朱珮芬原是北梅國中的國文老師,周遊列校十年,於2022年回到北梅國中接任校長。偏鄉教育長期有資源匱乏、經費不足、師資難以穩定的問題,但AI問世之後,朱珮芬認為,偏鄉孩子可以靠AI翻轉命運。她說以北梅國中為例,學生百分之百會用AI來學習,雖然副作用很多,但不能因噎廢食,老師必須適時引導。朱珮芬舉例,學期初每位老師就會運用AI結合課程,包括影音的揀選,互相討論中建立共識,產出的品質都適合學生,也能在裡面找到規則。


特偏學校開另一扇門 靠AI機器人翻轉命運
北梅國中校長朱珮芬帶領機器人社團學生參賽,近年打響名號,成為招生亮點。(圖/記者王郁勳攝)

社團指導老師許智揚便是其中之一。身為國文老師的他,一開始接觸有如亂碼的程式設計,靠的是心態調整。他說因為自己不擅長,所以當學生看懂之後,就會由學生來引導,教學相長。3年來觀察學生,在競賽中從最後一名,隔3個月拿到第一名,讓孩子發現努力可以有回報。許智揚說,孩子的成就感不是來自於老師,而是老師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在某一個時刻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勇敢追夢。

談到AI,許智揚樂觀看待。他說偏鄉孩子在學科上沒有天分與熱忱,與都市學生競爭機會不高。不過製造、驅動機器人對學生來說,像是開啟另一扇大門。許智揚形容學生也許起先抱著好玩的心態,但後來發現學會程式,對未來就業有幫助,這時再去提醒學生,數學理化等邏輯演算很重要,要出國比賽,所以必須學好英文,學生會更有動力。許智揚說,孩子不僅只是參加社團,而是在裡面找到自我價值、願意帶動自己成長。

外聘指導老師林大智則認為,雖然都會區家長可能從小就讓孩子上積木課、程式課,有助於訓練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但他觀察偏鄉孩子像白紙一樣,有意願的學生學起來更有可塑性。他表示,偏鄉學生可以透過AI機器人競賽,以技優甄審的方式進入理想學校,達到翻轉偏鄉弱勢的目的。

缺少讀書環境與氛圍 學校找舞台帶孩子成長

朱珮芬指出,在政府政策與補助之下,新科技的軟硬體設備,他們並不輸給城市學校。不過都會區的孩子可能會對自己有所期許,在AI的應用上不斷精進。反過頭看,偏鄉孩子主要拿AI應付課業,若要再多一點,老師就必須提出專題、寫程式、發表的目標,陪著孩子一起做,他們才會進步。她感嘆學習環境與氛圍,還是能夠左右學生進步的空間與幅度。

朱珮芬深知學校對偏鄉孩子的角色,所以接任校長之後,不斷為學生籌資源找舞台,逼孩子上台,就算趕鴨子上架也要這麼做。她說學生起初從被動、哀嚎,認真承擔責任之後,每個都能獨當一面,還能帶學弟妹。經過區賽、全國賽的洗禮,這些潛移默化是上多少課都學不來的養分。



相關新聞


AI青年力2/學生太過依賴AI 老師憂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AI青年力3/七法遭重判震撼AI新創界 著作權成AI絆腳石?


AI青年力4/AI基本法草案延宕1年出爐 立委揭卡關3大內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