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 品觀點
喝酒、紅肉、加工肉會增大腸癌風險!補鈣可降17%
這項研究資料庫來自英國,研究對象為542,778位平均起始年齡65歲的女性,平均追蹤時間約為16.6年。在追蹤期間,共發生12,251起大腸直腸癌病例。研究者使用Oxford WebQ(24小時飲食回顧)進行飲食習慣調查,約7%的研究對象再次完整回顧飲食,以校正基線問卷,減少長期飲食測量誤差。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每天喝1杯(約20克)的紅酒,大腸直腸癌風險增加15%;每天食用30克的紅肉與加工肉,大腸直腸癌風險增加15%,換算成每天100克,風險高達29%。這進一步印證了先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及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的警示。
而在鈣攝取方面,研究發現,如果每天多攝取300毫克(約1杯牛奶)的鈣,大腸直腸癌風險能下降17%。研究者進一步使用了約5.3萬位罹患大腸直腸癌個案,與約4.6萬對照組(主要是歐美族裔)的基因資料,檢驗「可持續分泌乳糖酶的基因型」與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關聯。因為能分解乳糖代表終生可飲用牛奶,也被視為「終生乳製品攝取量更高」的遺傳工具變數,可用來佐證「乳製品/鈣攝取」是否對防癌具有因果性。
基因分析(MR)結果顯示,「終生可攝取牛奶的人」其大腸直腸癌風險顯著更低,暗示「乳製品/鈣」在歐裔人群裡可能具有相當程度的因果保護效果。
專家建議,在飲食指導上可考慮增加富含鈣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豆腐、罐頭魚、強化植物奶等,或在不耐乳糖的情況下尋找替代品。同時應儘量減少酒精攝取、避免或限制加工肉品的食用,並培養整體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不過仍需個別評估個人基因型、飲食習慣及其他慢性病風險,才能做全面而客製化的營養諮詢與預防指引。
最新生活新聞
-
-
清明祭祖食安心! 竹市衛生局公布抽驗清明食品結果皆合格
(17 分鐘前) -
陳其邁陪同卓榮泰院長出席台積電2奈米設廠典禮
(20 分鐘前) -
台中最長自行車道 綠空廊道全長21.7公里完工
(33 分鐘前) -
高雄山海探險隊 4月開跑!帶領青年深入山海鄉鎮,親身感受在地的獨特魅力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