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1°
( 12° / )
氣象
2025-02-07 | 品觀點

驚!從不吸菸罹患肺癌病例「超越吸菸者」專家揭背後元凶

最新全球研究指出,從未吸菸的肺癌患者數量已超越有吸菸史的患者。目前最大宗的肺癌類型為腺癌,這種癌症在器官內壁形成,常見於非吸菸者中,已超越其他由香菸中的焦油等致癌化學物質引發的鱗狀細胞癌與小細胞癌。



中國及法國專家主導的這項研究認為,空氣污染加劇可能是背後的主要原因。他們估計,全球每年60萬起肺腺癌確診病例中,約有三分之一與空污有關。即便僅暴露在少量交通與燃燒化石燃料的污染中,腺癌風險也可能增加50%以上。根據2019年的數據,全球99%的人口生活在空氣品質未達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地區。



研究顯示,中國因長期被霧霾籠罩,空污導致腺癌的風險特別高。雖然肺癌患者中男性仍占多數,但腺癌在女性中更為普遍。專家認為這可能與室內烹飪造成的污染有關。在中國等國家,婦女經常使用煤等固體燃料烹煮食物,增加了罹患肺癌的風險。



隨著吸菸率下降,研究未吸菸者罹患肺癌的原因變得愈發重要。專家呼籲進一步探討空污如何引發肺部細胞變異,進而導致癌症。部分學者推測,污染微粒進入肺部後會破壞細胞DNA,導致細胞快速分裂,進而形成惡性腫瘤。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炎症等人體對污染微粒的反應激發原本潛伏在細胞內的突變。



此研究發表於《刺胳針呼吸醫學》期刊。然而,研究作者也坦承存在限制,因為數據來自各國癌症登記系統,診斷標準可能有所差異。



專家強調,雖然吸菸仍是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但空氣污染的影響不容忽視。他們建議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強空氣質量管控,同時呼籲民眾在可能的情況下減少暴露於污染環境中,特別是在空氣品質較差的日子裡。



研究結果也凸顯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專家建議使用更清潔的烹飪燃料和改善通風系統,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同時,他們也呼籲加強對非吸菸者肺癌篩檢的重視,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