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7° )
氣象
2025-02-14 | 品觀點

不用現金!台灣人刷卡金額創新高 近4.7兆元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台灣信用卡消費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全年刷卡金額達4兆6,856億元,較2023年大幅成長12%,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其中,12月單月刷卡金額高達4,202億元,不僅創下同期新高,更成為歷史單月第三高。



造成12月刷卡金額激增的主要原因包括:民眾耶誕、跨年及春節旅遊計畫、年末繳交保費、地價稅,以及百貨量販業者年終促銷等因素。這些消費需求集中在12月,推動了信用卡使用量的顯著增長。



觀察2024年各家銀行的表現,中國信託銀行以8,053億元的全年簽帳金額奪得冠軍寶座,國泰世華銀行以7,630億元緊隨其後,玉山銀行則以6,128億元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甫取得好市多聯名卡發行權的台北富邦銀行,首年就刷出6,074億元的亮眼成績,一舉躍升至第四名。



除了信用卡消費,非現金支付交易也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24年度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約83.07億筆,年增20.18%,提前達成金管會原定2026年80億筆的目標。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則達約8.3兆元,年增14.17%。



金管會銀行局表示,非現金支付交易的快速成長主要歸因於以下因素:民眾已養成使用信用卡繳交保費、稅費的習慣;小額消費逐漸轉向電子支付方式;經濟成長帶動整體消費增加。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及金額的雙雙成長。



為進一步推動非現金支付的普及,金管會設定了2026年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達10兆元的目標。雖然2024年的8.3兆元已經相當接近,但金管會仍期待在未來兩年內能夠達成這一目標。



隨著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金融機構也積極推出各種優惠措施,以吸引消費者使用信用卡。例如,中國銀行在某電商平台上設立了專門的國補專區,為使用該行信用卡的消費者提供額外的優惠券。其他銀行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邮储銀行等也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優惠活動,如满减、折扣、分期免息等。



這些優惠措施不僅有助於刺激消費,也為金融機構帶來了更多的業務機會。通過參與消費補貼活動,金融機構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優化金融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也幫助金融機構拓展了業務範圍,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然而,專家也提醒金融機構在積極拓展業務的同時,需要加強風險管理,通過完善風險評估模型、優化審批流程等手段,確保業務的穩健發展。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發展,金融機構如何在把握機遇的同時有效控制風險,將是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