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3° / 16° )
氣象
2025-02-17 | 品觀點

火鍋加芋頭不是邪教!農業部推薦4大品種 最適合下鍋煮

近日,火鍋加芋頭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支持者認為芋頭經過熬煮後變得鬆散,與湯頭融合得恰到好處;反對者則表示芋頭會使湯底變得過於濃稠。為了解決這一爭議,農業部於15日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平台上推薦了4種芋頭品種,並詳細介紹了它們的特性。



農業部指出,芋頭可分為母芋和子芋兩大類。母芋品種主球莖發達,分球數少,肉質細緻;子芋品種球莖較小,分球數多,肉質較黏。這些特性直接影響了芋頭在火鍋中的表現。



農業部推薦的4種芋頭品種分別是:



赤芽芋:屬於子芋品種的晚熟品種,芽體呈淡桃紅色,適合蒸煮與做成內餡,口感綿密。
高雄2號:子芋品種的早熟品種,質地偏硬,含水量較低,耐儲藏,具有獨特香氣。
檳榔心芋:母芋品種,是台灣栽培最廣泛的芋頭品種。表皮褐色,散佈紅色筋絲,肉質白色。口感細緻,粉質較多,香氣濃郁,適合各種料理及加工。
高雄1號:母芋品種,呈橢圓形,植株比檳榔心芋高。球莖質地、口感與香氣與檳榔心芋相似,帶有黏性,適合做成內餡及芋頭料理。

其中,農業部特別推薦檳榔心芋和高雄1號作為火鍋配料。這兩種芋頭的特性使它們能夠在火鍋中保持良好的口感和香氣,不會過分影響湯底的濃稠度。



專家解釋,選擇適合的芋頭品種是避免火鍋變成"芋頭鍋"的關鍵。不同品種的芋頭在烹煮過程中會呈現不同的特性,因此選擇合適的品種可以大大提升火鍋的整體口感。



除了討論芋頭在火鍋中的應用,農業部還強調了芋頭的營養價值。芋頭富含膳食纖維、抗性澱粉和多種礦物質,尤其是高含量的鉀,對人體健康有諸多益處。



農業部呼籲消費者,無論是否喜歡在火鍋中加入芋頭,都應該多嘗試不同的芋頭料理。目前正值芋頭最佳食用季節,農業部鼓勵民眾支持本地農產品,品嚐美味健康的國產芋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