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3°
( 14° / 13° )
氣象
2025-02-23 | 品觀點

放臭屁頻率突然增加!醫警告:恐是大腸癌前兆

圖:Freepik

大腸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奪走約6000條生命。醫師指出,正常人每天放屁10至20次屬可接受範圍,但若突然出現惡臭屁或放屁次數明顯增加至每天40至50次,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表示,人體腸胃道會因飲食或細菌等因素產生氣體,部分會從肛門排出。然而,若屁味突然變得很臭或頻率大幅增加,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之一。



大腸癌患者容易放臭屁的原因有二。首先,腫瘤增大會導致便秘,使食物殘渣堆積產生惡臭。其次,腸道阻塞會使氣體累積,增加放屁次數。此外,大腸癌患者的腸道黏膜容易破損流血,血液中的蛋白質經過厭氧菌分解後也會產生惡臭。



除了放臭屁,大腸癌還可能出現以下症狀:持續性腹痛、嚴重腹脹、噁心嘔吐、排出黑便或血便、不明原因體重下降,以及莫名貧血。若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放臭屁不一定是癌症所致。飲食中攝取過多蛋白質,或腸胃道內厭氧菌、黴菌過多,都可能導致臭屁。然而,若過去排氣正常,突然開始有惡臭屁或放屁次數增加,仍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專家提醒,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50歲以下患者逐年增加。高危族群包括有家族病史、患有腸道相關疾病、酗酒、吸煙、肥胖、偏好紅肉等。建議民眾養成健康飲食習慣,並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



醫生強調,大腸癌越早發現,存活率越高,復發機率越低。目前國際建議將大腸癌篩查年齡由50歲降至45歲。透過定期檢查和及時就醫,可大幅提高早期發現和治癒的機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