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醫學生打球嘔吐送急診!竟是「腎衰竭末期」
近日一名21歲的醫學系三年級學生在打籃球時突然在球場上嘔吐,原以為只是過度勞累,但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已經是末期腎衰竭患者。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這名學生在急診檢查時發現已出現尿毒症症狀,兩顆腎臟都已萎縮。令人驚訝的是,這名學生平時表現正常,不僅能考上醫學系,還能參與體育活動,頭腦和體力都未受明顯影響。
江守山表示,上述醫學系生,才21歲,就讀大三,發病前在球場打籃球,打到一半開始吐,心想可能是運動過度、太累了,但回到宿舍休息後還是吐,因此到急診就醫。
結果一抽血,發現這名醫學系生已經尿毒症,超音波一掃2顆腎臟都萎縮了,腎絲球過濾率只有3點多,一般人是100,一個準醫生,初次確診腎臟病,就已經到第5期腎衰竭,他建議這名醫學系生準備換腎,否則21歲即開始洗腎,對個人對健保都是災難,一年要花80幾萬元。
江守山表示,台灣與美國一樣,美國腎臟病人有3分之1,看醫生時已是第5期腎衰竭,且是洗腎前1個月才看到腎臟科,這是因為初期腎臟病不痛不癢,很難發現。江守山表示,平常可以留意健檢的驗血驗尿報告,只要會看尿蛋白與腎絲球過濾率,就可初估腎臟是否有異狀,如果有尿蛋白,就不可能是腎臟正常的人,應該要就醫;再者要看腎絲球過濾率,如果腎絲球過濾率不好,也要就醫。
另外飲水方面,要減少喝飲料,如果無法接受白開水,可以選擇無糖綠茶、黑咖啡、酸櫻桃汁、蔓越莓汁、檸檬水、生薑茶或黑豆水等相對不傷腎的飲料。但仍需注意控制攝入量,每天不應超過一杯。
專家還強調,除了控制糖分攝入,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控制血壓和血糖水平等,都是維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方法。對於已有慢性病史或家族遺傳風險的人群,更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就醫檢查。
最新生活新聞
-
-
大甲媽祖遶境 雲林榮服處為榮民眷送愛祈福 傳遞溫暖
(54 分鐘前) -
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邀東昇空調曾清旭父子分享正能量
(1 小時前) -
屏東榮服處×美和科大簽署策略聯盟 深化多元合作
(1 小時前) -
企業注意!節能設備補助申請5/31截止 4/11臺南說明會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