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安區鳳頭蒼鷹「小花夫婦」蛋現破洞!全民屏息以待
台北市大安區的鳳頭蒼鷹「小花夫婦」再次成為公眾焦點。根據台灣猛禽研究會的最新報告,這對鳳頭蒼鷹夫婦於3月開始築巢,並在3月底產下兩顆蛋。經過近一個多月的孵化,5月5日下午,研究人員通過直播鏡頭觀察到其中一顆蛋出現了明顯的破洞,這標誌著小鷹正在努力破殼而出。
鳳頭蒼鷹的繁殖過程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在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的支持下,台灣猛禽研究會開展了「都市鳳頭蒼鷹繁殖監測」項目,並通過網路直播平台向公眾展示孵蛋育雛的全過程。這不僅為科研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讓公眾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這些美麗的猛禽。
然而,今年的繁殖季開始時並不順利。由於去年颱風的影響,大安森林公園的許多樹木被吹倒,原本的鳳頭蒼鷹繁殖區遲遲沒有出現繁殖跡象。就在研究人員和關注者都開始擔心時,3月份在附近的校園發現了小花夫婦的新巢,這讓繁殖監測工作得以繼續進行。
鳳頭蒼鷹的繁殖過程充滿挑戰。母鳥體重約500公克,公鳥約350公克,通常一年只繁殖一次。從孵化到離巢,幼鳥要面對諸多威脅。2023年和2024年,另一對鳳頭蒼鷹夫妻「廣志」與「小南」的幼鳥雖然順利破殼,但後來因感染鴿毛滴蟲而夭折,這令人心痛的事件也讓人們親眼目睹了大自然的殘酷現實。
目前,所有關注者都在屏息等待小花夫婦的寶寶完全破殼而出。研究人員提醒,新生命的誕生並非易事,小鷹需要時間和力氣才能完全啄開蛋殼。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呼籲大家保持耐心。
這次鳳頭蒼鷹繁殖事件不僅是一次珍貴的自然觀察機會,也體現了都市生態保護的重要性。通過直播平台,更多人能夠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中來,增強公眾的生態意識。研究人員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更多人關注都市生態,共同為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貢獻力量。
隨著破殼時刻的臨近,網路直播的觀看人數不斷攀升。無數「雲端叔叔阿姨」們正密切關注著畫面的每一個細節,期待能夠見證新生命誕生的奇蹟時刻。這種全民參與的生態觀察活動,不僅豐富了城市生活的內涵,也為科普教育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台灣猛禽研究會表示,將持續監測小花夫婦的繁殖情況,並及時向公眾分享最新進展。他們呼籲大家在關注的同時,也要尊重野生動物的自然生存狀態,不要過度干擾。這次繁殖事件的成功與否,將為研究人員提供重要的科研資料,有助於進一步了解都市環境中鳳頭蒼鷹的生存狀況和適應能力。
最新生活新聞
-
中研院前副院長陳長謙辭世 享壽89歲
(48 分鐘前) -
要變天了!明雨炸全台、氣溫探底22度 周末再迎另一波水氣
(48 分鐘前) -
外交部與Discovery合作紀錄片 「台灣無比精采:AI科技島」5/9首播
(48 分鐘前) -
大溪區114年度農業政策宣導 張善政肯定農會豐碩成果
(1 小時前) -
鋒面影響 新竹至嘉義、花東防局部大雨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