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年輕人想做!公車司機百萬年薪仍找嘸人!恐路線停駛
近期公車業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多地傳出脫班、減班情況。新竹縣「快捷九號」公車在今年2月21日開學日首度上路時,首班車與第二班車皆未發車,讓大批通勤學生傻眼。交通部公路局統計顯示,全國公路客運缺662人、市區客運缺1791人。業者預估未來五年可能面臨更多路線停駛的危機。
為解決人力荒,各地政府和業者紛紛祭出高薪方案。新竹市、新竹縣和苗栗縣均宣布為公車駕駛加薪每月一萬元。台北、新北今年起調高運價,公車駕駛每月多領八千元。業界表示,2023年已整體加薪六千元,這次再加八千,平均月薪就有八萬元。
指南客運總經理簡有政更開出八萬元的月薪、年領十三個月薪水,另外有八萬元的新進獎金,年薪超過一百萬元。然而,即使開出如此優渥的條件,一整天的徵才活動仍只有三個人來應徵。
專家指出,高薪背後反映的是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的問題。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教授蘇昭銘觀察到公車駕駛面臨三大壓力:安全壓力、服務品質壓力和準點壓力。他建議,除了提高薪資外,還需從多層面改善工作環境,包括提升職業尊嚴、改善薪資結構、提供更多休閒與舒壓措施等。
蘇昭銘強調,駕駛工作與飛機機長同樣需要專業技能,應獲得同等尊重。他將公車司機稱為「愛的傳遞者」,認為這份工作很神聖。此外,他建議客運公司應改善薪資結構,減少低底薪、高獎金的不穩定模式,並提供更多休閒與舒壓措施,讓駕駛感受到工作不只是賺錢,也能提升生活品質。
對於產業未來發展,專家認為需從根本分析原因,提升駕駛的工作環境與社會的尊重度,才能吸引優秀年輕人才投入。他們指出,駕駛不僅需要會開車,還需具備路線規劃、應變能力等多方面技能。
業界也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有業者提供返家交通補助、單身宿舍等福利,甚至打造媲美咖啡館的駕駛休息區。然而,這些措施目前僅能在同業圈內促成人力流動,尚未能有效吸引新血加入或改變駕駛老化趨勢。
面對這一困境,專家建議可以考慮引入外籍駕駛,並評估透過「智能客服」分擔乘客服務,讓駕駛更專注於安全駕駛。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重新認識並尊重公車駕駛這一職業,共同努力改善公共運輸的人力問題。
最新生活新聞
-
基隆榮服處端節前探視關懷住院榮民
(4 小時前) -
土魠魚全養殖新突破!農業部人工養殖技術獲國際期刊認可
(4 小時前) -
台灣農產傲視全球!豬肉出口飆漲6倍 日紐星瘋搶優質農產品
(4 小時前) -
臺南榮服處鏈結仁美文教基金會傳愛 端節送暖情意濃
(4 小時前) -
切割家寧遭洗版 男閨密公開交友條件「這幾點」酸爆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