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31° )
氣象
2025-08-14 | 重新思考

床墊回收3作法!彈簧 / 乳膠床墊都能回收嗎?(附免費回收床墊資訊)

根據統計,全台灣每年會產生約 95.1 萬張廢棄床墊!2024 年聯合報還曾報導,14 萬張廢棄床墊回收後未處理、堆成「床墊山」。



你是否也曾在大掃除、搬家、換床時,煩惱過床墊能不能回收?又大又重的床墊到底要怎麼丟?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床墊回收的實用資訊,以及免費回收床墊的方式,方便你找到適合的床墊回收管道;此外,也會進一步帶你認識不同材質的床墊處理起來有什麼差別!



舊床墊如何回收?部分縣市可免費回收床墊



床墊這類大型傢俱,大到垃圾車無法收取,若隨意棄置在路邊,違反《廢棄物處理法》還可能被罰最高 6,000 元罰鍰!如果你有床墊回收需求,也許可以參考這 3 個方式:



床墊回收3作法!彈簧 / 乳膠床墊都能回收嗎?(附免費回收床墊資訊)



床墊回收方式 1. 向在地環保局清潔隊預約回收



根據環境部「推動廢床墊多元回收處理體系精進策略工作計畫」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全台廢床墊主要由縣市清潔隊回收處理,包含六大直轄市等大部分縣市可以免費回收床墊,有些縣市則會酌收費用,如宜花東、新竹縣等,回收價格落在 200 – 1,500 元左右。



免費回收床墊縣市 :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金門縣、連江縣。



回收床墊需酌收費用縣市 : 新竹縣、彰化縣、南投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
不過各縣市床墊回收都需要透過網路系統或電話提前預約,並經過清潔隊審查後,在特定時間和地點回收,對部分人來說不一定方便。



床墊回收方式 2. 請床墊業者回收



目前有些床墊業者有提供回收服務,通常是購買新床墊時,直接請床墊公司直接將舊床墊帶走回收,部分業者會收取回收處理費用,好處是可以到府服務,不需要自己把床墊扛到指定地點。
在新北市回收物品易查通中,也將彈簧床墊列為「逆向回收物」,就是建議優先交給生產或販賣的業者逆向回收。



床墊回收方式 3. 請搬家公司、清運公司回收



若無法配合清潔隊指定時間,或暫時也沒有購買新床墊的需求,也可以考慮找搬家或清運公司協助回收,通常收費可能是以「車次」來計價,比較適合有好幾項物品要一起清運的情境。



彈簧床墊、乳膠床墊都能回收嗎?



床墊百百種,常見的彈簧床墊、乳膠床墊、竹蓆床墊⋯⋯,每一種都能回收嗎?不管是哪種床墊,都可以妥善交付給清運單位!但並不是所有床墊都能有效回收循環。





彈簧床墊占大宗,回收價值主要在金屬



目前市場上以彈簧床墊為主流,每年預估廢棄量約 74.6 萬張,占總廢棄量 78%,因此在上述的環境部計畫,主要在評估要將彈簧床墊作為公告應回收列管對象。

因為彈簧床墊的金屬部分,可歸類為有價金屬,回收製成鋼材。其他床墊填充物包含乳膠、泡棉、紡織品等,回收效益不高。



床墊回收3作法!彈簧 / 乳膠床墊都能回收嗎?(附免費回收床墊資訊)

彈簧床墊回收難在哪?



彈簧床墊的結構複雜,內部彈簧環環相扣,需要解開連接點;加上金屬彈簧和補強材料的重量,拆除跟搬運都比非彈簧床墊更為困難。



回收來的彈簧床墊,必須人工拆解或是以破碎機處理,報告指出全臺有超過 23 台破碎機可以處理廢彈簧床墊回收,但截至 2022 年止,有高達 14 萬張廢棄床墊未處理。對此,聯合報引述環境部資源署副署長許智倫說明,會累積這麼多廢棄床墊,是業者考量運作量與經濟效益, 要達到一定的床墊數量,業者才會啟動破碎機。



彈簧床墊回收,金屬「不夠純」影響價格



此外,報告指出廢棄彈簧床墊在經過破碎機處理後,篩分出來的廢鐵,還是會纏著許多廢布、泡棉,因此純度大約只有 50-60%,也影響變賣價格。如果能加入更精密的處理流程,將純度提高到 90% 以上就能提升變賣價值,從每公斤 2-3 元提高至 8-10 元。



至於其他填充材料,過去高達 98% 都以焚化處理,但考量焚化爐量能有限,報告也建議將它們製成固體再生燃料,將廢棄物以熱能方式回收。



雖然床墊回收後的處理過程,可能比想像中還複雜,但身為使用者,在和那張陪你度過無數夜晚的舊床墊告別時,我們能做的就是負責任地聯繫清運單位,或是轉贈、轉售幫舊床墊找到下個主人,千萬不要把舊床墊隨便丟在路邊!




延伸閱讀:8 個大掃除難題!原來棉被、枕頭可以丟垃圾車嗎?



支持 RE-THINK 推廣生活化的環保教育 >>https://rethinktw.cc/T4scy



參考資料:




這篇文章 床墊回收3作法!彈簧 / 乳膠床墊都能回收嗎?(附免費回收床墊資訊) 最早出現於 回收大百科部落格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