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成現代文明病? 5大日常照護要點一次看!
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現代人的生活高度仰賴電腦、手機等3C產品,或因配戴隱形眼鏡時間過長、長期待在冷/暖氣房等,使眼睛乾澀、不適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乾眼症」更成為令許多人感到困擾的文明病。而為了舒緩不適、預防症狀加重,了解正確的日常照護方法尤為重要,一起來看看乾眼症有哪些保養重點吧!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內「乾眼症照護要點」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照護重點。
補充「護眼營養素」改善眼睛乾澀按摩、熱敷眼周舒緩雙眼疲勞
觀察近一年內「乾眼症照護」話題的討論,發現不少網友都提到可從「補充護眼營養素」做起,如攝取包含Omega-3脂肪酸、維生素A、花青素的食物或保健品。便有民眾分享自己在治療乾眼症過程中,為了多吃Omega-3,「原本不善下廚的我甚至開始研究鮭魚料理」,也有網友推薦道「我吃魚油一年改善很多」、「持續吃DHC的藍莓精華,眼睛乾澀很好多」等等,認為日常均衡飲食搭配保健品對於改善眼睛乾澀有所幫助。
此外,「適時按摩、熱敷眼周」也是經常被提及的日常保養方式,能幫助眼睛放鬆、舒緩疲勞與不適感。討論區有網友分享,自己每次因乾眼問題就診時,醫師都會提醒可以「每天熱敷眼睛」,而他實際嘗試後「覺得非常有效,點眼藥水的次數大概下降了至少一半」。另一方面,也常見網友請益如何挑選熱敷產品,引來有經驗者分享「我自己使用USB充電的眼罩,大約15分鐘就會自行斷電」、「充電式的可以調恆溫,會比蒸氣式好用很多」;若想節省花費,也可以以「乾淨的熱毛巾」替代,不過須留意熱敷溫度不要太高,且每次熱敷時間勿過長,避免眼周脆弱的肌膚因高溫流失水分。
若出現眼睛乾澀、異常頻繁流淚或分泌物過多等症狀,建議及早至眼科診所進行詳細檢查,不同的乾眼症成因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而「正確配戴隱形眼鏡」也是改善乾眼症的一大重點,便有眼科醫師建議,乾眼症患者若有配戴隱眼需求,應選擇「低含水量或硬式的隱形眼鏡」,若是軟式隱形眼鏡,則以「日拋型丟棄式」為佳。網友也紛紛呼籲「不要戴個一整天都沒拿下來,也不要忘了拔就睡覺」、「不要把日拋當月拋、月拋當年拋使用」,除了挑選合適的隱眼款式外,保持良好的佩戴習慣也是關鍵。
諾貝爾醫療體系美麗爾醫美機構總院長暨敦南諾貝爾眼科診所陳美齡醫師院長陳美齡醫師(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表示「乾眼症」是眼科門診中常見的疾病之一。淚液膜覆蓋於角膜和結膜之前,由外而內可細分為油脂層、水液層和黏液層三層。表面油脂層可減少水分蒸發,水液層提供滋潤,而黏液層則能幫助淚水均勻分布於角膜表面,使其緊密貼合角膜。
為了預防和改善乾眼症,除了避免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及減少3C產品使用外,日常熱敷保養、適量補充葉黃素與魚油也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方式。此外,戶外防紫外線保護亦不可忽視,以降低環境因素對眼睛的影響。
若出現眼睛乾澀、異常頻繁流淚或分泌物過多等症狀,建議及早至眼科診所進行詳細檢查,不同的乾眼症成因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最後,控制用眼時間、避免長期緊盯3C產品,以及保持規律生活作息、不熬夜等等,也都對緩解乾眼症症狀、減少眼睛疲勞不適具有重要作用。若你也常受眼睛乾澀所苦,不妨參考網友們推薦的照護方式,從飲食、生活習慣方面著手,讓眼睛保持舒適與健康,若症狀長期未改善,也別忘了除了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更多新聞推薦
● 中央總預算比過去多二千億 盧秀燕:即使覆議不成功,也不該影響地方最新生活新聞
-
-
萊爾富響應減碳綠生活 配合商業署「易起還」物流循環箱計畫
(1 小時前) -
2025/04/08 空氣品質說明(22:00)
(1 小時前) -
海洋委員會舉辦海洋地方創生工作坊活動
(2 小時前) -
不用護照也能出發|ABV美式道地限時風味之旅開吃啦!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