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1° / 16° )
氣象
2025-04-02 | 台灣好新聞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 嘉義縣6處入選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 嘉義縣6處入選
培桂堂/嘉義縣府提供

文化部公布「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110名獲選名單,獲選基地將獲得首屆入選證明及50萬元獎勵金。嘉義縣有6個文化基地入選,包括大林慢城發展協會、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阿里山達邦mayasvi文化路徑基地、洲南鹽場、培桂堂-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優遊吧斯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期盼藉由文化基地的創意與整合,帶給民眾共創、共享與多元文化體驗。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 嘉義縣6處入選

阿里山yuyupas/嘉義縣府提供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 嘉義縣6處入選

阿里山達邦mayasvi文化基地/嘉義縣府提供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 嘉義縣6處入選

大林慢城發展協會/嘉義縣府提供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 嘉義縣6處入選

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嘉義縣府提供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 嘉義縣6處入選

洲南鹽場/嘉義縣府提供

「百大文化基地」徵選,透過各縣市、中央部會與委員推薦,或民間團隊自主報名等多元管道,候選件數總計1,026件,經21位各文化領域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審查,委員就自主永續營運性、場域現階段對外開放程度、多元文化主題,並考量地域衡平性等,最終選出第一屆文化基地。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縣入選之文化基地各具特色,形塑出有深度、有廣度的人文風景,走訪這些文化基地以及周邊景點,可以感受到嘉義文化的豐富、精彩與活力。

大林慢城發展協會串聯萬國戲院、土地公廟、成都旅社、濟陽衍派街屋、泰成中藥文物館等文化據點,結合在地商家、觀光工廠,融入文化特色、體驗活動,發展出豐富、獨特的文化遊程。

交趾剪粘傳統工藝文化基地持續推動新港交趾剪粘工藝的傳承與推廣,並與周邊社區、鄰近宮廟、古蹟串聯,開展出古蹟巡禮、文化工藝、美學藝術、低碳文化等多條文化觀光路線。

阿里山達邦mayasvi文化基地保存鄒族傳統祭儀文化與口述故事,從kuba(鄒族男子集會所)開始,透過實景導覽與祭歌體驗,讓參與者沉浸在mayasvi的神聖氛圍,感受其文化意義,並可手作祭儀工藝品帶回家作紀念。

洲南鹽場於2008年重新整建、復晒,並致力創新、永續發展,與在地生產者、學校合作,與各地業者、高級餐廳串連,建構台灣鹽文化論述,將鹽品推上文創產業的高峰,讓民眾體驗、了解鹽的產業文化,並傳播人與自然友善互動的理念。

培桂堂為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祖父故宅,以豐富故事題材作常設展,搭配專業語音導覽系統,並規劃美學教育推廣活動,結合在地宮廟與特色店家(誠品書店、山鳩咖啡室、左松禾壽司等),深具文化旅遊價值。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系統化整理鄒族神話與歷史發展脈絡,將部落傳統歌舞結合現代表演藝術,發展成定目劇呈現。也提供民眾採茶、咖啡體驗,以豐富的文化特色、豐沛的接待熱情,真誠感動來自各地的旅人。

文觀局長徐佩鈴表示,未來將串聯各文化基地及周邊文化場域,規劃多條旅遊路徑,上架至文化部文化地圖網站,方便民眾搜尋到相關資訊與推薦遊程。

更多新聞推薦

清明連假第2天 高公局估國道9路段易壅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