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成立「災後復原南部辦公室」 彭啟明:優先完成這三大任務
記者林詩涵/嘉義報導

環境部今16日在嘉義縣環境保護局成立「環境部災後復原南部辦公室」,環境部長彭啓明與嘉義縣長翁章梁主持揭牌儀式/林詩涵翻攝
環境部今16日在嘉義縣環境保護局成立「環境部災後復原南部辦公室」,環境部長彭啓明與嘉義縣長翁章梁主持揭牌儀式,彭啟明表示,接下來將優先完成「損壞光電板後續處理」、「石棉瓦清理」及「廢棄物清運」3大任務。
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將擔任辦公室主任,資源循環署林健三副署長擔任副主任,作為災後環境復原指揮中心,完成災後廢棄物清理及環境復原工作。
環境部表示,辦公室可支援地方政府,包括緊急通報、調度及聯繫相關單位,盡快完成災後廢棄物清運(石綿、太陽能光電設施、一般廢棄物、營建混合物等),落實分類、清運與後端處理,巡查人員也會到廢棄物暫置場巡查及回報,防範登革熱病媒蚊孳生。
環境部今16日在嘉義縣環境保護局成立「環境部災後復原南部辦公室」,環境部長彭啓明與嘉義縣長翁章梁主持揭牌儀式/林詩涵翻攝
彭啓明表示,風災產生的廢棄物量相當於平時半年的份量,將優先處理光電板、石綿瓦與一般廢棄物清理。新溫滯洪池光電板已大致清理完畢,也針對違規業者開罰,接下來會追蹤業者改善進度。石綿瓦預估要2至3個月處理,部分民宅因產權、空屋問題而影響清除速度,中央將持續追蹤,目標在半年內完成;嘉義縣環保局、台南市環保局已在災後立刻展開一般廢棄物清運作業,環境部將持續支援調度。
彭啓明也說,迄今已對滯洪池水質進行3次檢測,皆無重金屬或其他污染,後續會持續監測,而廢棄物堆置容易孳生病媒蚊,已要求地方環保局提送完整清理計畫。南部辦公室至少會運作半年,目前規劃進駐4人,結合中央與地方力量加速復原,妥善解決石綿瓦問題並協助光電場重建。
翁章梁指出,立法院通過「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南部辦公室設立後能加速資源調度與決策,也能及時現勘當地狀況並提出適當決策,有這個辦公室就能讓復原作業更迅速。
環境部今16日在嘉義縣環境保護局成立「環境部災後復原南部辦公室」,環境部長彭啓明與嘉義縣長翁章梁主持揭牌儀式/林詩涵翻攝
更多新聞推薦
● 還沒普發1萬元詐騙簡訊先動起來 警方在沙鹿交流道旁逮獲假基地台訊號車最新生活新聞
-
-
彰縣府第一行政大樓耐震補強 側門封閉約4個月
(11 分鐘前) -
竹市府114年第4期市政公報出爐 聚焦體育教育等多項領域法規修訂
(13 分鐘前) -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展覽,透過橫跨150年的視覺語言
(14 分鐘前) -
桃園運具低碳聯盟成軍 蘇俊賓:公私協力前瞻布局 加速交通運具淨零轉型
(1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