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 台灣好新聞

颱風鳳凰周二、週三「共伴效應」最劇烈 北部、東部恐發生「大量致災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今(10)日颱風鳳凰外圍及共伴效應逐漸增強,北部及東半部的降雨逐漸加劇,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亦轉有明顯降雨;北、東雲多降雨,氣溫降、明顯轉涼。吳德榮指出,明日、週三(11、12日)鳳凰的「共伴效應」最劇烈,北部及東半部有發生「大量致災雨」的潛勢;而鳳凰雖在減弱中,其環流的西南風、對南部、中部仍先後帶來「豪雨」的威脅,且各地皆應慎防強風的發生。
吳德榮指出,週四(13日)鳳凰持續減弱,天氣由南而北、先後好轉。週五(14日)鳳凰已變性遠離,北部、東半部仍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中南部多雲時晴。週六、週日(15、16日)各地晴時多雲,北海岸、東北部偶有零星降雨的機率。
吳德榮表示,最新(9日20時)歐洲(ECMWF)系集模式模擬與顯示,鳳凰的系集平均路徑通過呂宋島,在台灣西南方海面北轉,進入台灣海峽,侵襲台灣;各別模擬路徑則顯示,因模擬強度減弱的速度有差異,模擬路徑也較分散。故其環流所伴隨的「強風、豪雨」,亦存在「不確定性」。
吳德榮說,最新(10日2時)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受呂宋島破壞後,出海略為重整、強度短暫維持或增強,進入台灣西南方海面,因呂宋島及台灣限制水氣的逸入,又恢復逐漸減弱的趨勢,進入台灣海峽後,減弱趨勢更為明顯。即使如此,其環流所伴隨的「強風、豪雨」,對部分地區仍具有的威脅;但以當時鳳凰颱風的結構而言,最強風雨未必出現在颱風中心附近,故其中心是否登陸?在哪登陸?並非重點,過度強調反造成對風雨的誤判。
更多新聞推薦
● 賴清德籲聲援沈伯洋 韓國瑜:自己生病,卻讓人吃藥 轟民進黨「打斷台灣安全3隻腳」最新生活新聞
-
2025/11/12 空氣品質說明(22:00)
(5 小時前) -
秋日「危肌」預警:換季不乾癢「屏障」修護學!
(5 小時前) -
以行動傳遞希望關懷 基隆台電捐贈兩校獎助學金
(5 小時前) -
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要漲了! 衛福部:明年元旦起調升至21103元
(6 小時前) -
從「川軍」到「台軍」:歷史語言中的正名與矮化/魯云湘
(6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