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人文成果饗宴 素養教學棒棒相傳
「三年級從認識各行各業到訪談移工,同理移工的辛勞,最後實際帶孩子用實際行動感恩移工,課程脈絡清楚,很用心!」「五年級的教學規劃,有新加坡和美國的交流,還有其他教學活動,是否過於龐雜,需要調整?」「二年級有關世界各地的家的介紹方式,是否會造成學生的既定印象?」當學生們還在開心放暑假,慈大附小的老師們已經收心開始一連串的課程共同備課教學活動。
今天慈小老師們齊聚一堂,在暨南大學洪雯柔教授的帶領下,為過去一年的慈濟人文暨國際教育課程進行教學成果發表,同時也傳承給新一年的教學團隊,透過相互分享、回饋、反思,去蕪存菁,期待透過集思廣益,讓校本課程累積所有人的智慧,新的一年可以做得更好。
慈小校本人文素養課程從一到六年級的主題分別是「我長大了」、「寶貝感恩禮」、「移visible,我懂你的心」、「我們是一家人」、「世界一家親」、「未來少年」,一系列課程貫穿國小六個年級,以嚴謹的核心概念、課程架構、教學策略引領學生針對不同議題,從課程活動中一步步學會覺察、同理、感恩、包容、獨立思考、團隊合作,以及創新發想。
一年級的學生才剛升上小一就要變身大哥哥大姐姐,帶幼兒園小朋友認識校園,讓他們真實體驗到自己真的長大了,可以承擔照顧和引導他人的責任。二年級學生透過對水寶(水球)的照顧體驗,體會父母照顧小孩的不易,也化為實際行動做手工書感恩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
三年級學生打開世界大門,認識在台灣的移工和他們的工作,發現我們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彼此同理也能感恩。四年級學生開始認識台灣族群,了解多元族群風貌,學會包容與理解。
五年級學生透過跨班分組團隊,老師們帶孩子歸納真實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差異,最特別的是課程中與新加坡姐妹校的跨國連線討論兒童權利等問題,從中發現各國兒童權利大不同,也因此更珍惜他們在台灣所享有的生活安全和幸福等福祉。六年級學生透過前面一系列的課程訓練,已經可以自己發掘議題,對於未來世界設想多種黑天鵝情境,並透過討論、反思,發想因應對策。
「慈濟人文校本課程點滴累積的素養,對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才,老師們做出關鍵的貢獻。」校長李玲惠對這一系列素養課程給予肯定,希望這套課程可以成為模組課程,打響慈濟教育品牌,培育全球公民。
撰文/林慧蓮;攝影/王思文、謝孟芬
最新生活新聞
-
-
用時間換取美味!法國推動「尊重麵包」運動 如何影響烘焙界反璞歸真?
(14 分鐘前) -
南美館-吾妄之境 從視覺藝術角度觀察ACG中現象級發展
(23 分鐘前) -
萬宜颱風環流+東北季風 氣象專家曝「最低溫時段」:濕冷風又大!
(1 小時前) -
東北季風及颱風影響 北東濕涼、迎風面雨勢明顯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