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數位活化教與學 慈大遠距教學榮獲認證肯定
慈濟大學112學年開設的林惠茹老師「血庫學」和李惠春老師「生物分子研究史」獲得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兩門課打破時間、距離的限制,邀請業界和外校老師參與,讓學生感受到宛如坐在教室第一排的學習體驗。
慈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林惠茹老師是慈大最先投入數位教學推廣的教師之一,這次獲得認證的「血庫學」為醫技系必修課,18週上課內容有11週遠距教學(含兩週師生線上互動)以及7週實體課。
林惠茹老師強調:「這堂課是結合實體與數位兩種教學的優點。」數位教學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充分利用教學影片,其中操作部分邀請慈濟醫院臨床檢驗師親自示範。林惠茹老師表示,一些精細的實驗操作,如顯微鏡下的紅血球變化,過去學生可能無法清晰觀察,但現在透過數位錄影,所有學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還可以重複回看。因為血庫學需要臨床經驗,因此實體課就讓學生可以到實驗室互相抽血、驗血,不會因為數位教學忽略實作練習。
很多人對於線上課程最大的疑慮是同學會認真上課嗎? 林惠茹老師巧妙地使用數位互動工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線上轉盤隨機分組報告、雲端簡報即時追蹤進度、數位白板即時收集學生反饋等。她指出,雖然數位課程的準備初期繁瑣且耗時,但這些數位教材將成為老師的寶貴資產,為未來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醫學系生化學科李惠春老師開設的「分子生物研究史」,以生物分子的研究歷程為焦點,邀請到陽明大學陳文盛教授、周成功教授,以及高雄師範大學許惇偉教授線上教授,這種跨校合作的形式在傳統實體課堂中是難以實現的。
課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生物醫學領域的科學家如何搜集資料、形成假說、設計實驗、克服困難,以及這些科學發現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等。這門課程不僅涵蓋了慈濟大學的學生,還吸引了來自台北醫學大學、海洋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及台北大學的學生選讀。
李惠春老師表示,遠距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能夠在同一個線上平台上進行交流和學習。課程內容除了介紹科學知識外,也瞭解科學家們的成長背景及學習經歷,體驗面對困境時的因應策略。例如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美國科學家 Martin Chalfie,在大學時因不敢開口向人請教導致一事無成,而幾乎放棄,讓他重新回到學術研究的契機竟是開口尋求幫助!有同學回饋,這門課不只重視科學家提出的理論,也對他們的人生做了介紹,加深對課程的印象,激勵了學生們更加主動地尋求幫助和了解科學研究。
慈大推動校內數位學習發展,於2015年成立「天空學院」,並於2021年進一步成立了「天空學院開放式教育平臺」,數位學習認證由教育部組成審核小組,為了確保數位教學的品質與效果,而建立標準機制。慈濟大學將繼續鼓勵更多教師投入數位教學課程,期待在這個數位時代為學生們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
更多數位好課程,盡在天空學院開放式教育平臺:https://sky.tcu.edu.tw/ 慈濟大學數位學習更多動向,請看數位教學組網頁:https://elearning.tcu.edu.tw/
撰文/李家萓、林宥甄;攝影/慈濟大學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脫穎而出 南市府社會局周珀妘、李佳儒獲衛福部頒發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
(22 分鐘前) -
教部攜巴黎薩克雷大學合作 每年資助3台生讀博士班
(23 分鐘前) -
10月天象超有看頭!最大滿月和重磅級彗星C/2023 A3接力登場!
(25 分鐘前) -
雲林國際農機展19日登場 展現台灣農業實力
(2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