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淺談AI除外的人類軟實力
「我們人類要發揮特有的智慧,而不只是想要用AI的能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教授,說明AI是二十一世紀人類不可或缺的智慧工具,唯有接受它、善用它,才能翻轉生命。
AI到底是什麼?廖俊智院長說,「AI是人工做出來一個像大腦的機器。」1960年代,人類就開始使用電腦。近兩年來,科技界發展出的AI(Artificial Intellegence),字面意思就是類似人腦的電腦,但能否跟人腦完全一樣的智慧呢?仍然不得而知。
◎接受了解AI 世界會改變
廖院長表示,人類不得不承認許多人腦能夠做的事,有時AI做得比人還好,只是AI跟人腦還是不一樣,它也有很多缺點。AI並非橫空而出,早在1960到1990的三十年間,人類就在探討以人工的方式,以運算法、用計算機來做一些比較像人腦做的事情,但都是以規則導向。
比如說人感冒去看病,流鼻水、肚子痛、喉嚨痛等等就可以判斷是細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或只是沒睡好。而什麼樣的病毒和症狀,可以開什麼樣藥,這是AI的規則導向。1990年代左右,開始有資料導向,有所謂大數據的概念。社會快速發達,人們對資料的需求和重視也越來越增強,到了2012年,又出現神經網路,它可以指導電腦受人腦啟發的方式來處理資料。
很早以前,電腦科學家就學神經科學家,把腦的結構拆解成電腦可以模擬的狀態,當時的運算力不是很強。廖院長說,直到2012年,由於硬體的進步,人類的算力越來越高,研發出所謂的深度神經網路。這個深度神經網路一研發出來後,大家突然間發現,AI可以做很多事。
廖院長說明,AI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用機器來學習一些資料,比如棋譜,它在2016年的時候,竟然在五場比賽當中,以四比一贏過韓國職業九段棋士,震驚全世界。
◎醫界善用AI 嘉惠患者
2016年,廖俊智教授接任中研院院長,便開始思考在臺灣發展人工智慧,「那時我們已認知,AI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因為機器至少在某個角度裡面,是可以贏人類的。」
後來經陸續研發,AI也的確在業界發揮了重要的功能,如電腦視覺,以電腦解讀分析視覺化的資料。漸漸的,電腦機器也被訓練到能判圖。廖院長指出,像中研院廖弘源老師研發的影像處理工具,在街道上看到影像,馬上可以判斷出是巴士、行人、機車或是其他障礙物,所以AI應用在交通管制或無人駕車之外,也可協助盲人行走馬路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AI在醫療上的大躍進,像大腸鏡照影即是使用AI息肉偵測系統,將肉眼不易觀察到的息肉找出來。廖院長強調,「AI的運用不勝枚舉,除了可以下棋,判圖比人快,特別是在醫療上判讀影像醫學比醫生快又精準。」
「2022年,大型語言模型出來,生成式AI改變了世界。」廖院長說明,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團體Open AI,在2022年12月,推出了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可以使用人類的自然語言與人聊天,彷彿在跟朋友說話一樣地自然,令人驚艷。
「大家知道ChatGPT很厲害,但不知道它竟然可以改寫文章、摘述重點、回答問題、撰寫演講稿,創詩作曲,還會寫電腦程式。」AI這麼厲害,但它是百分百可以代替人惱嗎?
廖院長強調,「AI有一個很重要的缺點,常常會無中生有,產生幻覺。」因為它是一種經過大量文字資料訓練而成的人工智慧工具,全世界網路上的文字資料,等於是人類所留下來、所寫出來的東西,全部都餵給AI。
AI不僅有很好的記憶系統,還可經過理解、融會貫通,再產出作品。簡單地說,它就是一個大型的語言模型。既然AI的記憶系統、融會貫通理解力不輸人腦,人類該如何善用它?
AI有跟人類對話翻譯的功能,譬如如果有人將廖院長的演講稿錄製下來,事後透過AI的翻譯機變成逐字稿,可以翻成英文、法文、德文、泰文等等不同的語言,如此即可在短時間讓不同語系的聽眾或讀者受惠。
「另外,它也可應用在音樂創作上內容的補助,在教育訓練上,對老師是一大福音,但學生若沒有善加利用,也可能是一個大災難。」不過,令廖院長肯定及放心的是,目前醫療從業者,都朝向正向的應用AI,讓診斷更準確。AI或許將來也可以成為失智者的人工腦,作為陪伴的輔助工具。
◎避免AI危害 堅守主宰角色
「全人類都必須要面對AI所產生的問題,因為它會越來越普及,不管你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都可以透過AI,獲得想得的資訊與作用。」廖院長說,然而,AI畢竟與人腦不同,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幻覺。
AI所創作的東西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譬如做研究,它可以舉一百個方式讓人去試和挑選。「如果博士生採用AI提供的資訊,再一個一個去試用和挑選,可能試到老都還畢不了業,所以最終人類仍要位居主宰的角色。」
在飛速的尖端科技世代,人類在現階段該如何來應用AI呢?廖院長以慈濟的人文關懷為例,AI所欠缺的面向是價值觀、直覺、情緒、自我調適,特別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惜福、惜緣、行善助人和宗教觀。
廖院長說,「如果能將慈濟的人文精神和詞彙進到AI的大型語言模型裡面,讓它在對話的時候,用句遣詞的價值觀跟慈濟人文趨於一致,但是首先要給它正確的價值觀,這對將來宣揚慈濟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下一世代的小孩,大部分的學習是來自於大型語言模型,廖院長強調,人文關懷面,特別是有慈濟精神面的大型語言模型,才能夠將慈濟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修練額葉 發揮利他軟實力
有人會擔心,人類的工作及所有的一切,是否將來會被AI取代呢?廖院長說,「不要擔心工作AI被取代或被改變,人應變成AI的主管,AI變成人類的助手。」
AI的生成是幾十年不斷累積而成的參數,再經過分類、分群,從量到質,利用類神經網路,不斷擴大到一個地步。只是人類突然間發現小孩長大,不認識它了,因為它的能力遠遠超過當初所想像的程度。廖院長分析,「地球上近幾年所發生的天災、人禍、氣候變遷和疾病大流行等等,也不是在短時間內爆發的,而是人類在不知不覺當中,破壞地球累積至今所造成的果,人類應當要負全責。」
所以要正視AI的快速發展,廖院長說,「千萬不要灰心,雖然看似來不及了,應以正面的態度去看待。」如面臨的氣候變遷,除了適應,也要善用工具,協助做有規則性的決策,因為AI有數理推演能力,應該樂觀其成。
AI與人腦有相似的部分,也有不一樣的面向。比如人的五根(眼耳鼻舌身)的觸覺而產生的反應如不安憤怒恐懼焦慮,這是動物的本能反應,AI絕對做得到。但是,人的大腦額葉有控制情緒、修練後的良能反應,卻是AI做不到的。廖院長說明,雖然AI也有它的參數,稱為類神經元,但它不是真的神經元。人類可以經過修練、修行,能夠克制情緒。以同理心理解他人,產生利他的思想,這是AI目前還辦不到的。
「世間需要有情、同理心、善良與愛,人類應該珍惜AI所沒有的,如我們應該珍惜慈濟智慧一樣。」慈濟是一個組織型態,有很多非常善良的神經元,所有的參數都是經過佛法的修練。如果能將它化成神經元的狀態,就會發現它有強大的韌性,就像AI一樣。廖院長強調,把眾生的苦難變成神經元的參數,當世間遇到苦難時,AI可以協助反應,讓它發揮慈濟的智慧。
另外,AI生成的所有判斷和資訊,人類都需要深入解讀,「最重要的課題是,在AI背景之下,道德變得無比的重要,因為沒有道德就沒有人類存在的價值。」廖院長特別提出,藝術情懷、人道關懷、道德觀,都是人類的軟實力。
怎麼拯救地球,是AI目前還不會的。廖院長說,「人類的存在價值,就是軟實力,這是AI所沒有辦法取代的。」
撰文:張麗雲/圖:TCnews新聞中心
最新生活新聞
-
-
以聲音為主題!臺中捷運2025年度票卡開賣 6車站1/11限量販售
(1 小時前) -
竹縣推動閱讀風氣 113年度閱讀輔導評比今揭曉
(1 小時前) -
起薪48K!台鐵公司招募司機員 1/10起報名
(1 小時前) -
台鐵報警了!旅客阻擋車門關閉 恐遭罰百萬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