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難民靜思語畫作展出 見證大愛改變生命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無數家庭流離失所,被迫逃離家園。為了幫助因戰亂失學的孩童,慈濟基金會於2015年在土耳其成立「滿納海國際學校」,為這些難民兒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今年適逢滿納海學校成立十週年,慈濟大學自2月12日起,在中央校區舉辦【敘利亞難民創作——靜思語畫展】,展出滿納海學生們的畫作。
慈濟大學師生長期以來與滿納海學校有很好的合作,包括中、英文學伴計畫,親善大使兒童劇巡演,現在有兩位滿納海學校高中畢業生,獲得慈濟基金會獎學金到慈大學習。開幕典禮,何縕琪副校長致詞,每個孩子都有潛能,教育才能為他們人生開啟無限可能。每一幅作品都與靜思語相呼應,也希望看展的師生和民眾,從中有所觸動和啟發。
【敘利亞難民創作—靜思語畫展】每一幅畫,每一個故事,都是改變生命的見證。畫作之一「赤子的真誠,駱駝的耐力,獅子的勇猛」這位作者,她在2016年離開敘利亞,一想到沒有辦法完成學業就感到絕望,還好最後能到滿納海學校就讀,她以充滿生命力的畫風表達對慈濟的感恩。「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這位學生原本只擔心明天的生活,哪裡可以唸書,現在的他有了夢想,並準備進入大學學習計算機工程。
今天也邀請到慈濟志工余自成分享「回家之路—敘利亞難民兒童的故事」,長期在土耳其經商的余自成是慈濟的真善美志工,多年來用鏡頭記錄難民孩子的成長歷程,從2014年胡光中師兄、周如意師姊到難民家家訪,怕搶不到位子開學第一個到校的哈傑,12歲已經搬了13次家在鞋子工廠當童工的阿里,以及在街頭流浪的哈克等,他們從對生活的無奈到開心揹著書包上學,十年過去了,現在也承擔慈濟真善美志工,還有人順利上大學,一幅幅照片見證教育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
護理學系歐陽安琪老師表示,慈濟人把愛的種子帶進敘利亞難民心中,將善良種在孩子身上,感動滿滿。學務處生活輔導組組長賴進興表示,看到滿納海的學童真的覺得自己很幸福,我們要如何在平安的社會下,幫助更多的人。還有不少花蓮民眾參加,大家也覺得透過這場演講,更認識慈濟對敘利亞難民的援助計畫。
此次展覽自2月12日到23日在慈濟大學中央校區展出,由慈濟大學人文處、圖書館以及學務處生涯發展中心共同舉辦,生涯發展中心主任謝麗華說:「曾經有一位敘利亞青年告訴我,對未來無法有計畫,因為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初心。」透過這場展覽,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戰火下的難民生活,以及慈濟人如何在土耳其伸出援手,希望每個人都能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幫助需要的人。
撰文/李家萓;攝影/李家萓、曾繼鋒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南元宵鹽水蜂炮激情過後 清除29.5噸炮屑垃圾
(21 分鐘前) -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 公共責任險由新產承保
(22 分鐘前) -
全球首位突破外傷視神經病變治療技術 花蓮慈院蔡榮坤醫師獲國家新創獎
(23 分鐘前) -
育達科技大學教育優先區營隊學生激發學習潛能迎接新挑戰
(2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