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與慈濟醫療志業攜手 培育跨領域資訊人才
二月十三日,慈濟大學與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正式簽署「資訊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由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和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代表雙方簽訂,攜手推動人才培育、專題研究、見習與實習、公費生與就業保障,建立長期且穩定的合作機制。慈濟醫療志業將提供慈濟大學公費生和就業名額,優先晉用為儲備幹部,期望在學生畢業前,即提前網羅優秀的跨領域資訊人才。
之所以亟需資訊人才,就是推動數位醫療,需要有高度跨領域知識特性,且仰賴健康數據應用。其中,健康數據需由生技醫療專業人士轉譯,再與資訊科技及數據分析的工程師溝通,才更符合臨床醫療市場的需求。慈濟醫療志業年累積龐大的健康大數據,需要運用AI、巨量資料、物聯網等ICT技術,提升醫療數據串連、居家醫療試行措施與遠距醫療給付機制等。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表示,現有2,715名慈大畢業生在八家慈濟醫院服務。衛福部已要求未來醫院評鑑項目中,需納入醫療資訊,對資訊人才需求大增。感恩慈大提供源源不絕的人才,一起擁抱AI時代,成為醫療志業的後盾。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表示,引進醫療志業的業師、最新設備和技術後,除了能建構更好的產學合作,更可大幅降低學用落差,達到見樹又見林的效果。期許在資訊人才培訓合作之餘,還能展開更多進一步的合作。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表示,誠摯邀約醫療志業各主管加入慈大課程規劃委員會,提出業界需求,協助各系課程優化、進而改變教學,達到學用合一。未來各學院也會訂出新興重點發展領域,遴選老師到業界或出國學習,培育出最貼近產業需求的人才。
根據工研院調查,數位醫療產業人才嚴重供給不足,原因在於數位醫療產業需跨域技術需求,又屬於新興產業,難以從現有市場找尋人才。所以,從2022年起,慈濟大學醫學資訊學系和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系,與慈濟醫療志業進行11起產學合作案,涵蓋解剖病理部、胸腔內科、核子醫學科等部門,像是使用深度學習於醫療影像辨識之研究、電子處方箋學術研究諮詢顧問案等,加速數位醫療發展。
身兼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資訊長的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楊緒棣表示,醫療訊息傳遞必須正確無誤,應用端的AI更是不容絲毫落差,所以一直積極尋覓資訊人才。接觸後,發現慈大學生熱情、活潑、有創意,期待簽約後強強聯手,一起照顧好病患。
簽訂資訊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後,慈濟醫療財團法人不但安排師資到校開設課程、演講、座談、業師協同教學,也規劃開設產學專班,與慈濟大學師生一起進行跨領域專案研究計畫。同時,透過大量的見習和實習機會,讓學生提前瞭解醫療產業的專案進度、資訊人才需求,進而提升就業即戰力。
簽署儀式在慈濟大學資深副校長戴昌賢、副校長陳宗鷹、生物醫學科技學院院長許豪仁、健康永續管理學院院長高玉泉、副院長蔡宗宏、醫學資訊學系主任潘健一、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資訊室主任應詩白、顧問廖威博、北區主任黃少甫、東區主任李建泰等貴賓見證下圓滿完成,雙方合作加速數位醫療人才的培育與應用,共同推動智慧醫療的未來發展。
撰文/葉秀品;攝影/曾繼鋒
最新生活新聞
-
專訪榮民陳俊茂從軍旅轉戰長照 職訓開啟服務新篇章
(6 小時前) -
苗栗榮服處志工聯繫會報暨健康講座溫馨圓滿
(6 小時前) -
古坑國中小美術班成果 明起在文化觀光處展覽
(6 小時前) -
收容洋樓古蹟珍貴舊材循環再利用 金門規劃建置白龍潭建材銀行
(6 小時前) -
2025/02/19 空氣品質說明(22:00)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