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慈濟攜手獅子會 珍愛地球節能減碳
嘉義慈濟與雲嘉南區國際獅子會2月22日在慈濟嘉義聯絡處合辦「珍愛地球節能減碳 環境保護活動」,內容從日常減塑、回收分類、推動有機農業、到環保再生織品走秀...以帶動隨手可做的方式推動清淨在源頭。包含慈濟、獅子會以及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以及中部地區數個道場法師蒞臨。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志工利用布袋戲「龍宮遇劫奇案」,呈現人類製造海洋塑膠垃圾包含塑膠袋、吸管、塑膠微粒,嚴重危害海洋生物生存,以推動減塑環保概念,不要亂丟垃圾,塑膠用品盡量不要用。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陳毓娟表示藉由掌中戲詼諧逗趣演出方式,讓大家對減塑更加深印象,因為海洋生物被人類製造的塑膠垃圾危害,甚至失去生命,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是第一次來到慈濟聯絡處,覺得心裡很踏實。
國際獅子會300-E1區環境保護委員會會長黃瑞發說:「很感謝慈濟提供這麼好的場地,本人也是佛教徒,對環境保護區塊一直在做,全世界都在推動,今天所有講師及課程都在推動淨塑,不用、少用,其實不用是最好的,這是攸關到人類生存空間和環境問題,不管水源也好和海洋也好,空氣污染,都是很嚴重的。
黃瑞發指出,慈濟基金會在環保區塊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也是我一直要去學習的,其實環保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很少,二十幾年前垃圾直接丟垃圾車,從不分類,後來從不習慣分類,到自然學會分類,其實是教育問題,不斷推動給每個人,日常生習慣了,生活就會改變,社會更美好。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環保推展組專員陳哲霖帶動自創的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13570」,讓與會者輕鬆快速地認識回收分類,並且鼓勵攜帶隨身5寶:杯、碗、筷、手帕、購物袋,以及互相帶動5R:不用、少用、重複用、修理再利用、清淨回收有大用。
蘇曾煐媖女士分享平時利用時間做環保分類,今天收穫很多的是:為了後代子孫有個乾淨的地球,就是出門隨身帶5寶,杯碗筷手帕購物袋,這樣就不會製造多於垃圾。呂沛玲說:聽到分享者的分享,更加了解分類回收的重要性。
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帶動分享三個「從心出發」的永續,包含人的永續、物的永續、佛教的永續。與會者莊閔喬回饋:父母送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是「善心」,可以面對挫折還一直維持著。蔡宗哲說,父母送給我的禮物有時間觀念、誠實,對往後事業很重要。吳菊芳則說,父母給的禮物是健康的身體。
撰文:陳妙美,TCnews雲嘉新聞中心編修/攝影:陳世嫻、劉志銘、王翠雲
最新生活新聞
-
竹縣中小學聯合運動大會圓滿落幕 創下多項大會最佳紀錄
(4 小時前) -
台灣燈會在桃園圓滿閉幕 嘉義縣接棒舉辦
(4 小時前) -
鯤喜灣盃省躬國小開打!鼓聲震撼歡喜滿場
(4 小時前) -
2025/02/23 空氣品質說明(22:00)
(4 小時前) -
竹市賞花季盛大開幕 吸引15萬人次共襄盛舉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