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與創意:打造孩子的環保夢工廠
一起守護地球,從日常做起
為響應世界地球日,我們用孩子能理解、能參與的方式,引導他們認識地球、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並從日常小事中學習珍惜資源。我們鼓勵孩子從源頭減少垃圾,學會節約用水、愛惜食物,將這些行動融入生活。同時也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將環保的心延伸至家庭中,與孩子一起實踐綠色生活:例如以環保袋、小布袋收納衣物或室內鞋、每天自備水壺上學等,讓愛地球成為全家的共同習慣。
我們的玩具自己做,減少購買塑料製品
愛地球不需要大張旗鼓,而是從每一個小舉動開始。透過引導孩子們親手製作玩具與生活用品,我們希望他們從小建立環保意識,並理解「再利用」的意義。孩子們用回收素材如紙箱、紙盒、紙杯、塑膠瓶蓋等,動手實現腦海中的創意。有的打造出會動的休旅車,有的設計拖拉小車,也有人構築精緻的娃娃屋,有的是一層樓,有的還附帶空中花園與戶外遊戲區,處處展現童心與創意的結晶。
在摺紙區,孩子們翻閱摺紙書,學習製作飛鏢、紙船與各式動物,並進一步發展成遊戲與故事。例如利用紙飛鏢擊退用回收材料做成的「怪獸偶」,創造屬於自己的「打怪得分」規則,或是和朋友比賽吹紙船,看誰的船能飄得最遠。
縫工區裡,孩子們則用舊衣物縫製小袋子、小手套等實用物品,並實際在生活中使用。這些自製的成果,不僅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深化了對資源珍惜與環保行動的認同。
打開自然的玩具箱,探索大自然的奇妙禮物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無窮無盡的玩具箱。孩子們走出教室,到學校附近的社區進行探索,撿拾石頭、小樹枝與各種形狀的葉片,這些看似平凡的自然素材,在他們手中變成遊戲的道具、故事的角色,替代塑膠製品成為最純粹的玩伴。孩子們開心地說:「謝謝大自然送給我們這麼棒的禮物!」
透過這些經驗,孩子們將回收物與大自然贈與的素材,轉化為充滿想像力的作品。他們在創作的同時,也在心中種下一顆愛護地球的種子。每一個動手實踐的過程,都是孩子環保行動的啟蒙。他們不只是玩具的創造者,更是守護地球的未來小行動家。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
最新生活新聞
-
北市汛期加強管理堤外久停車輛 擬縮短拖吊流程
(16 分鐘前) -
苗栗火車頭園區盛大開幕 展現客家精神與鐵道歷史
(17 分鐘前) -
台中疑販售狗貓石虎肉 農業部:屬實將嚴懲不貸
(24 分鐘前) -
鼓勵民眾手機完成綜所稅申報 財政部祭抽獎活動頭獎5萬元
(32 分鐘前) -
今年夏天有點甜 來自日本的「山形プリン」布丁
(4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