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 見證本土童書創作的力量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裡,什麼樣的故事孩子能真正觸動孩子的心?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共收到305件作品,圖畫書130件、兒童文學175件,最終選出4件優秀作品。鄭萱婕《來,我跟你說──地球人聽話指南》獲得幼兒圖畫書首獎,年僅23歲的王照鈞以《藍皮慢火車》獲得幼兒圖畫書佳作。兒童文學組,雖然首獎從缺,鄭若珣《毛線團太郎的一生》和劉毓婷《艾瑪的瘋狂探險》兩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得佳作。
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顏寶月副司長、立法委員陳培瑜、教育電台黃月麗台長、前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以及近百位兒童文學界貴賓參與盛會,李遠部長頒獎致詞時,特別感謝信誼,強調能堅持37年實在非常不容易,當場承諾未來要用政府的力量支持繪本創作。
幽默視角拆解語言奧妙,《來,我跟你說──地球人聽話指南》奪得圖畫書首獎
十年間四度獲佳作的鄭萱婕,這一屆終於以《來,我跟你說-地球人聽話指南》獲得首獎。她以外星人的視角切入,揭示語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趣味與差異。作品靈感來自大學時代與外籍老師及交換生的交流經驗。一句平常的問候語「吃飽了嗎?」在外籍生的眼裡可能會以為要邀他一起用餐。體悟:同樣一句話會因不同情境而有多種詮釋和理解。這次參賽不再執著得獎給自己過多的壓力,開心創作,反而獲得首獎肯定。
鐵道迷的青春記憶,《藍皮慢火車》喚起緩慢時光的記憶
年僅23歲的鐵道迷王照鈞,以《藍皮慢火車》獲得圖畫書創作佳作。他以濃厚的鐵道情懷,捕捉台灣昔日慢車文化的溫度和記憶,讓未曾經歷過那段時光的現代孩童,也能透過繪本感受緩慢、沉靜的美好。他用影像與插畫重建過去的實物情境和場景,短短2個月內他完成這部創作,展現年輕世代的行動力與熱情。
助人與創意的溫柔力量,兩部兒童文學佳作同樣令人驚艷
兒童文學組雖未頒出首獎,兩部佳作真摯情感同樣令人驚艷。鄭若珣《毛線團太郎的一生》,以溫柔筆調訴說「助人中亦完成自我」的生命旅程與力量。讓孩子了解:「即使不成為檯面上出風頭的角色,也能為世界帶來美好。」
劉毓婷創作的《艾瑪的瘋狂探險》,描繪一位創意女孩在文化變動中學習適應與自我表達的歷程。劉毓婷因先生工作調動旅居各國,觀察到孩子在文化轉換中的掙扎與成長。她用這個故事期勉孩子,只要有冒險的勇氣,就能擁有閃亮的人生旅程。
信誼持續推動原創圖畫書,為孩子請命期望文化部增設孩童文化幣
「信誼幼兒文學獎」自第36屆起擴大徵件,圖畫書與兒童文學同步徵獎,提供不同年齡層孩子更豐富的閱讀選擇。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在致詞中表示:「信誼幼兒文學獎徵獎37年,的確是一個很長的歲月,從我開始做到現在,已經涵蓋了三個世代,培育了三個世代創作者的成長。」在堅持為了孩子而創作的初心下,過去36年來已出版了104本書,其中37本授出國際版權,不只滋養我們的孩子,也帶著台灣走向世界。
張董事長說,鼓勵創作者只是徵獎的起點,後續的選書、編輯、印製到推廣,都需要家長與老師支持,但最終關鍵仍是要孩子喜歡;「獎項創辦過程是一張綿密的網絡,參與頒獎活動的每一個人都是其中一環,信誼幼兒文學獎並不是單靠獎項就能獨立完成的,需要大家一起合力。」只要我們想到孩子,這條為孩子鋪設的路,就會很長也需要更多努力。
張董事長也提到,在文化幣助益下,很多年輕人走進台北國際書展,不只是買書,也逛書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但張董事長也想為12歲以下的孩子向部長請命,孩子鮮少能自己來買書,若他們的父母也能得到文化幣,不僅是培養我們的孩子,亦是支持父母照顧幼兒。
從沙漠到樹梢的想像力:第36屆兒童文學得獎作品上市
頒獎同時,第36屆兒童文學組得獎作品《媽媽樹》與《沙塵暴裡要回家》也正式出版。澎湖離島教師陳俐穎創作、搭配插畫家黃海蒂的溫潤畫風,首獎作品《媽媽樹》將引領孩子思考愛的得失、寬容與成長。佳作《沙塵暴裡要回家》則由長年旅居撒哈拉的作家蔡適任執筆,與金鼎獎插畫家南君聯手,融合自然、生態與文化,引發對土地與生命的共鳴,蔡適任也將在六月中旬返台分享創作與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經驗。
撰文、攝影/信誼基金會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市最大傳統市場!超過700攤加入物調券行列 5/2-5/4建國市場60年老店醬菜拿券現享買3送3
(6 小時前) -
全球最有身價的大學教授蔡明忠東海開課 真性情開嗆名嘴:曾對著電視隔空對罵!
(6 小時前) -
中彰投分署「產攜2.0計畫-產學訓專班」助青年職涯躍升!114年開始招生
(6 小時前) -
高齡95歲獨居榮民爺爺健康惡化 新竹榮服處及時協助安身新竹榮家照顧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