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智慧永續管理學院 前進台北舉辦招生說明會
對高三學子來說,選填志願的時刻又來到了,慈濟大學智慧永續管理學院五月四日特地在臺北慈濟新店靜思堂舉辦招生說明會,透過面對面交流解答所有高三學子的疑問。智慧永續管理學院,以永續經營、人工智慧應用與倫理、(NGO)管理為核心,並強調 ESG(環境、社會、治理)的重點。透過專業學習、實務訓練及國際交流,培養學生具備專業與跨領域能力,成為市場需求的π型斜槓人才。五月四日特地在臺北慈濟新店靜思堂舉辦招生說明會,透過面對面交流解答所有高三學子的疑問。
此次參與的包括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系、經營管理學系與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首先以無人機技術展現學院在資訊科技的能力。莊敬高中林淑貴校長,她提到,新店靜思堂一直是學校的好鄰居,老師學生都有機會到這邊學習;對學校最深遠的影響是靜思語教學,校園內的暴戾之氣減少很多,對學生老師都有很多正向的進步;原本以為慈濟大學只招收高中生,原來還有高職生的四技二專,透過這次的了解,她也會把相關訊息帶回學校,讓學生有更多的就學選擇。
人文素養的優勢
慈濟大學核心優勢便是文素養,目前很多在業界頂呱呱的人才,具備很多科技的能力,但是人文素養不夠。慈濟大學將「人工智慧」結合「人文素養」,打造出「智慧永續管理學院」。家長們把孩子送到慈大,讓孩子在慈濟大學接受教育,不僅能在充滿人文薰陶的氛圍中成長,更能掌握未來所需的人工智慧技術。相信每一位選擇慈濟大學的家長,都將為這個決定感到驕傲與安心。
人文素養的培養除了透過學校的課程設計,優雅環境的塑造,另一個助力就是由來自社會各界之慈濟志工組成「慈誠懿德會」,以親和的態度教導學生生活禮儀及道德倫常外,並用心傾聽與適時輔導學生心理、情緒上的困擾。慈誠懿德爸爸媽媽們與孩子的關係不是親人卻親似家人,因為當孩子們有需要時,爸爸媽媽們總會在旁陪伴與協助。
就是要念慈濟大學
來自內湖的傅佳芸,今天一家五人一起來參加說明會,家中兩位目前就讀高中的雙胞胎兒子,心心念念就是要讀慈濟大學。她家孩子從國中開始會自己設計程式,高中時知道慈濟大學有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系,學測第一階段有被慈大錄取,又在網路上看到有說明會,想透過說明會來進一步了解,她相信在慈濟的環境裡上人會大量的引進外界的資源,讓慈大的學生有同樣的資源可學習,甚至比其他都會的大學擁有更豐富的資源與國際觀,她非常的感恩上人,也欣慰孩子願意選擇念慈大。
在學學生這樣說
就讀資管學系的張絜矩說,不用擔心之前有沒有資管的背景,老師們都會從最基礎的理論開始教,而且不用擔心就業的部分,畢業的學長姐都會互相介紹工作,她當時去實習時原本很擔心對環境不熟,結果實習的地方就有學長姊的幫忙,讓我很快熟悉職場裡的規矩,大家像家人一樣互相扶持,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互相幫助。陳彥妤則提到,她會選擇慈大,第一是因為花蓮的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慈大是一個具有人文、社會責任的地方,不僅可以學習專業,也培養負責任的態度,她覺得系上的老師都很認真,也很鼓勵同學發揮自己所學;陳怡媛則分享,在慈大有很多出國交流的機會,她自己便利用暑假到日本實習,費用皆由學校補助,日本的慈濟分會還協助語言及生活的部分,不僅學習專業知識,也體驗當地人文。
國際交流展視野
慈濟大學與慈濟四大志業、遍及海內外的分支聯絡點緊密合作外,積極與全球接軌,提供海外研修、交換學生計畫及外語補助,讓每位學子都能輕鬆跨足世界舞台,平均每12位同學就有一位同學獲得出國補助,許多學生在學校支持下,前往海外志工服務或實習。若想繼續升學者,學校也有雙聯學位,近日也正式與德國卡爾斯魯厄應用科技大學(HKA)、墨西哥蒙特雷大學(UDEM)簽署「碩士三聯學位合作協議書」,在學期間便可以至其他國家學習。
慈濟大學辦學深受各界肯定,而結合最新科技的智慧永續管理學院,除了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系、經營管理學系與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還有國際服務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慈濟大學智慧永續管理學院表示,期待透過招生說明會,分享不同入學管道,面對面交流解答所有高三學子及家長的疑問,讓更多人能了解慈濟大學的魅力,解鎖大學的無限可能。
5月17日早上在高雄靜思堂還有一場說明會,歡迎南區學生及家長把握機會。
撰文/陳美卿;攝影/萬文郁
最新生活新聞
-
從家庭主婦變身美甲師 新住民參加桃竹苗分署職訓靠「指上功夫」創業有成
(5 小時前) -
雲林榮服處扎根在地照顧榮民 穩健推進6大服務核心
(5 小時前) -
桃竹苗分署職訓助攻有成 新住民從家庭主婦華麗轉身變成專業美甲師
(5 小時前) -
名間鄉子弟陳銘真回饋鄉里 捐贈特製型輪椅傳遞大愛
(5 小時前) -
臺東榮服處分區座談結合地區社福資源 宣導榮民權益服務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