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警政時報

水果竟是血糖兇手?丨新科技揭糖尿病控制秘訣

【警政時報 林照東/新竹報導】


一名70歲阿姨,罹患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30年,長期服用三種降血糖藥並注射兩劑長效胰島素,嚴格控制飲食、避免碳水化合物,糖化血色素仍高達10(正常值約7)。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謝明蓁醫師後,醫師建議維持原有藥物,搭配24小時連續血糖監測,觀察飲食與血糖波動的關聯。僅一個月,阿姨血糖恢復正常,已無需注射胰島素。



水果竟是血糖兇手?丨新科技揭糖尿病控制秘訣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謝明蓁醫師建議維持原有藥物,搭配24小時連續血糖監測。(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謝明蓁醫師說明,傳統血糖測量需每日多次扎針,過程繁瑣且難以精準掌握測量時機。連續血糖監測則使用一枚50元硬幣大小的貼片,黏貼於手臂,透過手機掃描即可即時顯示血糖值,並每5分鐘記錄一次,自動生成血糖趨勢圖,方便患者了解飲食、運動、睡眠等對血糖的影響。目前貼片可連續使用約兩週。



水果竟是血糖兇手?丨新科技揭糖尿病控制秘訣
24小時連續血糖監測幫助患者精準管理血糖,降低併發症風險。(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透過監測,阿姨發現愛吃的芭樂與聖女番茄竟讓血糖飆升至250,顛覆她以為避免澱粉即可控制血糖的認知。根據監測數據,她調整飲食與運動習慣,學會應對高低血糖,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謝醫師表示,連續血糖監測有助醫師制定精準治療計畫,強化衛教指導,降低糖尿病併發症風險。

謝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應採均衡飲食,適量攝取糙米、五穀、地瓜等原型澱粉,多吃蔬菜與豆腐、魚、雞等優質蛋白質,細嚼慢嚥並多喝水,搭配規律運動,有助穩定血糖。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水果竟是血糖兇手?丨新科技揭糖尿病控制秘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