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03 | 警政時報

企業氣候風險管理成焦點 會研基金會與北大共探永續資訊應用

【警政時報 鄭元毓/綜合報導】


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會研基金會)與臺北大學圖書館共同主辦的「永續資訊與氣候風險研討會」,5月2日在臺北大學圖書館(三峽校區)舉行。本次研討會以「運用永續資訊做好氣候風險管理」為主題,匯聚產學界專家,共同探討企業如何有效利用永續揭露資訊,提升氣候風險管理與治理能力。



企業氣候風險管理成焦點 會研基金會與北大共探永續資訊應用
講者由左至右:SAP思愛普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產業價值顧問高慈薏、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院長黃啟瑞、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國立臺北大學財務暨永續發展副校長池祥麟、鄧白氏臺灣分公司數據長呂苑玲。(會研基金會提供)

研討會由會研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教授王怡心主持。王怡心董事長於開場致詞時強調,氣候相關資訊揭露不僅是企業的永續報告義務,更是邁向低碳轉型治理的關鍵門檻,她也介紹四位重要的講者:國立臺北大學財務暨永續發展副校長池祥麟、鄧白氏台灣分公司數據長呂苑玲、SAP思愛普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產業價值顧問高慈薏,以及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院長黃啟瑞。


首先,池祥麟副校長以「氣候風險與資料治理趨勢」為題,深入剖析氣候風險對環境、社會及財務層面的廣泛影響。他指出,未來企業需建立基於永續揭露準則IFRS S2的資料治理制度,並建構跨部門合作平台,以有效進行風險辨識、壓力測試及財務情境模擬。


鄧白氏臺灣分公司數據長呂苑玲則著重於供應鏈氣候風險資訊的重要性。她說明,掌握這些資訊能強化企業營運風險預警與信用風險評估。鄧白氏建構的「氣候風險評級系統」整合多元數據,可協助企業評估九大天然災害對營運據點的潛在影響,並提升永續授信的精準度。


SAP思愛普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產業價值顧問高慈薏分享了最新的ERP整合應用,強調透過「綠色帳本」將碳排放資訊與財務資料同步管理,能實現碳會計數據的即時更新、成本計算與決策支援,並有效銜接IFRS S2的揭露要求。她強調資料品質與整合度是落實永續資訊治理的關鍵。


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院長黃啟瑞則指出,AI已成為永續投資的重要驅動力。他闡述AI在提升資料蒐集效率、強化永續授信審核模型與報告生成能力上的應用,例如OCR自動擷取、Chatbot協助議合及GIS風險分析等,皆能提升投融資風險控管與影響力衡量效率。


在隨後的綜合座談會中,王怡心董事長歸納並請四位講者探討「從揭露走向行動—IFRS S2落實策略」以及「臺灣最具潛力的永續合作模式」兩大議題。與談者一致認為,企業應將ESG資訊融入營運與決策流程,並透過資料共享平台、AI跨業聯盟及金融機構與產業協作等模式,深化永續合作。


最後,王怡心董事長總結本次研討會的五項共識:永續資訊品質是氣候治理的基礎、制度整合需打通資料與資源流、ESG應與ERP全面整合、AI是永續金融的推動引擎,以及政策、金融與企業必須共同行動。她強調,臺灣若要成為亞洲永續金融與氣候治理的樞紐,必須加速整合步伐,從永續資訊揭露升級為永續策略管理。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企業氣候風險管理成焦點 會研基金會與北大共探永續資訊應用〉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