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銀合作再建功 文山二分局警成功攔阻老婦險遭「黃金投資」詐騙355萬元

【警政時報 吳安森/台北報導】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尤以「假投資」類型最易使民眾畢生積蓄化為烏有。日前,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第二分局景美派出所再次展現警銀合作打擊詐欺的成效,成功阻止了一起金額高達新臺幣355萬元的黃金投資詐騙案,保住民眾的血汗錢。
事件發生於日前某日上午,景美派出所巡佐廖技翰、警員蔡宜臻執行巡邏勤務時,接獲轄內一家銀行行員的緊急通報。行員表示,有一名年約60多歲的吳姓婦人臨櫃表示欲提領鉅款,並計畫購買價值新臺幣355萬元的實體黃金。行員在關懷提問過程中,察覺婦人神色有異,對於資金用途說明含糊不清,疑似陷入詐騙圈套,遂機警地通報警方到場協助。
廖、蔡二員獲報後,深知此類大額交易異常情況,極可能與詐騙集團有關,立即火速趕赴現場。抵達銀行後,員警首先安撫吳姓婦人情緒,並耐心詢問其購買黃金的詳細原因與目的。起初,吳婦對於警方的詢問顯得有些防備,言詞閃爍,一度聲稱只是自己「看看」、「了解一下行情」,並無實際購買意圖。
然而,經驗豐富的員警並未就此放棄,從婦人略顯焦急的表情與不斷查看手機的動作中,察覺事有蹊蹺。在員警溫和但堅定的詢問下,並徵得婦人同意查看其手機通訊軟體Line的對話紀錄後,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對話紀錄中,充斥著大量疑似詐騙集團常用的術語,例如「老師帶單操作」、「保證獲利」、「準時交割」、「金流轉換程序」、「風險代管」等字眼,對話內容更顯示有所謂的「投資顧問」指導吳婦如何購買黃金,並指示後續需將黃金交付給指定的「代管專員」。
警方進一步細問,拼湊出事件的全貌:吳婦先前在社群媒體上,被陌生網友邀請加入了一個號稱「高報酬黃金投資」的群組。群組內有所謂的「投資專家」、「理財顧問」每日分享市場分析、投資策略,更不斷有其他「學員」貼出獲利滿滿的對帳單截圖,營造出「只有加入才能賺大錢」的氛圍。詐騙集團成員一人分飾多角,利用專業術語和偽造的獲利假象,讓吳婦逐漸卸下心防,深信透過購買實體黃金再交由「專人代管操作」,便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遠高於市場行情的報酬。此次欲購買355萬元的黃金,正是按照群組內「老師」的指示進行的「投資操作」。
詐騙集團的話術極具迷惑性,大量運用「金流管理」、「操作流程標準化」、「風險轉移機制」、「資產配置優化」等看似專業的金融詞彙,包裝其非法吸金的本質,讓缺乏金融專業知識的民眾,誤以為是正規、安全的投資管道。
面對員警出示的明確證據與分析,吳婦起初仍抱持懷疑,時而堅稱自己只是在學習理財知識,尚未投入資金;時而又無意間透露,已依照指示完成部分身份驗證或前期小額操作。顯見其已深受詐騙集團洗腦,在貪念與懷疑之間掙扎。
為點醒吳婦,員警語氣轉為嚴肅,直接點破:「阿姨,妳想想,如果真的這麼好賺,他們為什麼要找妳?妳是想被騙嗎?為什麼還要堅持買這個黃金?」這番直白的話語,如同當頭棒喝,讓吳婦陷入沉思。員警隨即輔以近期多起類似的黃金投資詐騙案例,詳細解說詐騙集團利用實體黃金增加取信度、後續難以追查的特性,以及最終目的就是騙取本金的話術模式。
經過員警與行員長達近一小時的耐心勸說與案例分享,吳婦緊繃的態度終於軟化,眼神從先前的深信不疑轉為恍然大悟。她意識到自己險些將大筆積蓄投入騙局,情緒激動地向警方及行員表達感謝,表示是自己的貪念險些釀成大錯。最終,吳婦打消了購買黃金的念頭,並在警方的協助下封鎖退出該詐騙投資群組,避免了鉅額財產損失。

文山第二分局分局長 對於景美派出所同仁的機敏反應與專業處置表示高度肯定,同時也感謝金融機構行員積極落實關懷提問,警銀攜手合作,再次成功守護了市民的財產安全。
警方也藉此案例提醒廣大市民,詐騙集團常利用人性弱點,主打「高獲利、零風險」、「穩賺不賠」等口號吸引被害人。在封閉的投資群組內,更常安插大量「暗樁」,偽裝成投資成功的學員,分享虛假獲利經驗,製造「群友都在賺錢」的假象,藉由同儕壓力與從眾心理,引誘被害人一步步投入更多資金。
民眾應牢記以下幾點防詐原則:
警方強調,打擊詐騙犯罪是持續性的重點工作,將持續強化與金融機構的聯防機制,並加強反詐騙宣導,提升市民的防詐意識。同時也呼籲民眾,若發現疑似詐騙情事,應勇於檢舉,警民合作,共同構築更安全的社會防護網。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灣東部18:53地牛又翻身 台北有感「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曝」
(24 分鐘前) -
詮力以富-王詮富水墨書畫創作個展 5/6國軍左營總醫院開展
(24 分鐘前) -
台南力拼國際教育旅行首選城市 黃偉哲親迎韓國參訪團
(25 分鐘前) -
花蓮地震 台鐵部分路段慢行
(2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