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1° )
氣象
2025-05-28 | 警政時報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攜18A廠! 深耕台南偏鄉AI科普教育

【警政時報 薛秀蓮 / 台南報導】


響應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張淑芬董事長偏鄉服務理念,台積電18A廠由蘇慶煌廠長帶隊,繼去年為台南玉井、左鎮、南化、楠西四個偏鄉行政區孩童舉辦AI科普教育啟蒙後,今(28)日再度攜手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為偏鄉學童安排AI科普教育,以台積同仁擅長的AI能力進行有趣的科普課程,讓原本在學習成長上相對弱勢的孩子也享有最即時的學習資源。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攜18A廠! 深耕台南偏鄉AI科普教育
台積電18A廠志工今(28)日在台南白河竹門國小為弱勢學童安排AI科普教育。(圖/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提供)

台積電18A廠志工來到台南白河區竹門國小,透過「AI入門科普教育推廣計畫」,為當地44位混齡學童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人工智慧啟蒙課程。這場由台積電志工團隊主導的行動,充分展現企業力量如何轉化為教育推手。


從產業跨足教育:企業志工化身科普教師



這場科普活動於竹門國小活動中心展開,志工們早早就做好準備、進行教案研習與流程彩排,務求為學童帶來最有品質的體驗。由於參與志工多來自台積電工程師,具備高度理工背景,親自參與設計的「AI入門」教案,不僅強調互動性與邏輯思維,融合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個領域的知識整合入教學理念,從「什麼是人工智慧?」延伸至「如何讓電腦學習與思考」,讓學童在遊戲與創作中自然理解艱澀科技知識。

以遊戲與創意連接科技:孩子的第一堂AI課



課程以「認識AI人工智慧」為主題,帶領學童進入電腦運算邏輯的世界。透過數據圖像化、小組互動問答與「AI塗鴉」、「自走車循線實驗」等動手做的環節,小朋友不僅學會基本邏輯與判斷能力,更體會到科技原來如此貼近生活。其中最受歡迎的項目莫過於「兔子甲菜頭」初階程式體驗與自走車創作挑戰,小朋友親自設計路徑、測試反應,驚呼連連。


整場課程設計以啟發式學習為核心,讓偏鄉孩子有機會在接觸AI科技的同時,激發未來職涯想像。根據現場觀察,多數學童對程式指令與機器反應表現出高度好奇與學習動機。志工組長特別提醒參與志工們勿私下贈送禮物給學童,強調「熱情與陪伴是最棒的禮物」,回歸教育初心。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攜18A廠! 深耕台南偏鄉AI科普教育
台積電工程師,設計的AI教案以及教具,強調互動性與邏輯思維帶領偏鄉孩子學習如何讓電腦學習與思考。(圖/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提供)

攜手有愛 溫暖科技的在地落實


「我們可以把台灣做得更好!」這句話是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女士最常掛在嘴邊的信念。此次活動再次展現她所推動的「企業公益」不只是金錢贊助,更是一場又一場深入社會各角落的行動實踐。


基金會長期關注教育平權議題,特別在偏鄉與弱勢群體的資源投入上不遺餘力。不僅促成了台積志工團隊與竹門國小的牽線,也保障活動品質與執行。志工們細心地安排活動流程、教案設計到現場互動與引導,確保每一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實且有意義的學習經驗。


一次有感的教育旅程


參與服務的志工,雖然都來自高度專業的半導體領域,但能夠親自走入校園、與孩子對話、用自己的專業服務社會,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成就感。這樣的參與讓志工有機會重新思考科技的溫度與教育的意義,並願意持續投入更多志工行動。


此次台南場次不僅是單次活動,更是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推動AI科普教育長期藍圖的一環。未來預計將有更多偏鄉校園納入計畫,讓科技的種子在更多角落生根發芽。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攜18A廠! 深耕台南偏鄉AI科普教育
「熱情與陪伴是最棒的禮物」,回歸教育初心。(圖/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提供)

以教育為本 讓偏鄉不偏


AI不再只是遙不可及的名詞,透過企業與公益團體的共同努力,正逐漸走進台灣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竹門國小這場簡單卻溫暖的AI啟蒙,不只開啟學童對科技的好奇,也讓台積志工們以行動見證「公益無界限、教育無落差」的願景。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軍紀醜聞 女軍官俱成嬪妃禁臠供淫狎 新竹憲兵隊長拔官接受調查
【獨家內幕】竹聯幫第三代幫主人選終底定!幕後神秘金主力挺成上位關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