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微短劇大賽競爭激烈 兩岸青年合體創作獲評審青睞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短視頻微短劇競賽深受各界矚目,競賽最大獎「海融鼇頭獎」由「隔岸又見阿里山」拿下,同時,由兩岸青年學生共同創作的短視頻和微短劇如「未竟之約」、「回聲」等均深獲評審青睞,顯示未來兩岸青年學生的合體創作將是一大亮點。
此次獲得首獎的「隔岸又見阿里山」,敘述男主角利用二十多時光,將阿里山的四大烏龍茶良種引進福建,並採用等高種植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打造出的十裡櫻花、千畝茶園構成一幅生態環保的畫卷。評審一致肯定運鏡流暢、唯美畫面的功力。
此外今年七月間,台灣九所大學近五十名師生與大陸中國傳媒大學四十名師生,採取打破建制的方式,當場抽籤分組,每組都有兩岸青年學生,其中兩組為專業的微短劇賽道,八組為短視頻賽道,隨後再公佈拍攝景點,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將共同擬定的劇本拍攝完成,原本只被規劃為「實驗性質」的大賽,沒想到最後在極限潛能激發下,創作出不少令人激賞的作品。
▲兩岸青年微短劇短視頻交流大賽最後以包餃子歡樂收場。﹝圖/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提供﹞
而這些兩岸青年學生和體創作的作品,也在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短視頻微短劇競賽中發光發熱,包括獲得「短視頻拔粹獎」的「回聲」、「共同的記憶」、「你肯定沒喝過吧」;榮獲「短視頻勇進獎」的「我愛豆汁兒」、「遇.見你」、「尋找內啥」、「猜拳大挑戰」、「∞」;而「微短劇拔萃獎」則由兩岸創作團隊拍製的「未竟之約」拿下殊榮。
「未竟之約」講述兩位來自兩岸的學生發現學校裡一位老校工,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回憶,原來是其祖父母一段未竟的戲劇情緣,因時代環境未能相守而分離,最後在一番曲折調查下,終於解開這段塵封的回憶,並為老校工重新演繹了一段當年分手時的崑曲,紀念祖父母當時未完成的約定,劇情感人,運鏡細膩。
大陸微短劇近年來相當紅火,一部微短劇平均每集2到3分鐘,通常能拍到60至100集,據專家研究指出,2025年大陸微短劇被預估有5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相當可觀。
而年輕導演從微短劇入門,因投資成本比傳統電影低很多,節奏快且適合現代年輕人口味,成為進入影視界的一道捷徑,因此海峽兩岸青年短視頻微短劇競賽的重要性也就不言可喻。
最新生活新聞
-
-
半導體設備領導大廠ASM加碼投資台灣持續深耕 新竹總部啟用增聘人才
(3 小時前) -
南韓宣布戒嚴 品保協會:台人赴韓旅遊團暫不影響
(3 小時前) -
竹美館「絮語」林政融漆畫創作個展 獨特畫風挑戰漆畫傳統認知
(3 小時前) -
彰化榮家辦個案研討會 邀林瓊嘉律師講授法律議題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