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 疾管署估12中旬達高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疾病管制署本周公布腸病毒就診人數為2.6萬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4.8%,疫情呈現明顯上升趨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進入冬天國內腸病毒疫情卻不減反增,情況罕見,高峰預估延後至12中旬,單周就診人次上看3萬人,超過過去10年同期,且預估疫情流行要持續到跨年到明年1月中下旬才會脫離。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7週(11月17日至11月23日)門急診就診計26,077人次,較前一週(22,720人次)上升14.8%,疫情呈上升趨勢, 另外,上周社區定點醫師反映國小生及國中生腸病毒個案增加,症狀雖仍以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為主,但常發燒不明顯、手腳卻有明顯紅疹。
疾管署指出,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雖仍以0-4歲幼兒為主(46%),但5-9歲占比(38%)和10-14歲占比(10%)近期持續增加,且5-9歲和10-14歲就診人次增加快速,單週分別增加17%和22%,高於0-4歲增幅(12%),與定點醫師反映國中小生個案增加之觀察一致,呼籲國中小校園仍需加強學生洗手措施,以防範腸病毒威脅。
疾管署提醒,籲請民眾提高警覺,尤其大人返家務必先更衣、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手後再接觸嬰幼兒,且大人、青少年及孩童皆應遵循「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正確勤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等時機,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另外,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可能影響孩童濕洗手意願,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持續協助教導孩童正確肥皂勤洗手,輔助孩童維持良好衛生習慣。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最新生活新聞
-
專訪榮民陳俊茂從軍旅轉戰長照 職訓開啟服務新篇章
(4 小時前) -
苗栗榮服處志工聯繫會報暨健康講座溫馨圓滿
(5 小時前) -
古坑國中小美術班成果 明起在文化觀光處展覽
(5 小時前) -
收容洋樓古蹟珍貴舊材循環再利用 金門規劃建置白龍潭建材銀行
(5 小時前) -
2025/02/19 空氣品質說明(22:00)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