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這裡有鳥事∕跳鴴過境宜蘭礁溪水田 鳥名有跳字究竟是跳或不跳?

宜蘭縣礁溪鄉一處新播種的水稻田,最近飛來八隻罕見的跳鴴,牠們在水田漫步和覓食,高挑的灰色身影,尤其亮黃色的腳、黃色嘴喙先端黑色及基部有一黃色肉垂,模樣十分可愛,牠們有時一起在空中群飛盤旋kik kik鳴叫,頗能吸引當地民眾的注意。
▲跳鴴在水田覓食。(圖∕周俊雄攝)
跳鴴的英文名為Gray-headed Lapwing,成鳥繁殖羽頭胸鼠灰色,有黃眼圈和紅色虹膜,亞成鳥虹膜土黃色,雌雄同型,又有灰頭麥雞的別名。牠們身長34-37公分,展翅82-85公分,體重236-296公克。
跳鴴在台灣屬於稀有過境鳥,會零星出現於海岸濕地。繁殖於中國東北的東部、南部及長江流域,西至青藏高原東緣的廣大地區;除了新疆、西藏以外,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牠們遷徙經過的地方,越冬則於華南地區,還包括中南半島、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孟加拉、印度。
▲展翅翱翔的跳鴴。(圖∕周俊雄攝)
資深鳥友賴輝隆表示,2024年也有三隻跳鴴在礁溪同一區域的水田過境,往年也常在附近出現過境跳鴴,看起來鳥況穩定。同年春季,大南澳旱田也出現一隻跳鴴,但停留時間不長。台灣其他地區如果出現跳鴴,也常成為鳥友和攝影師拍攝的目標。
此鳥在台灣的時間,大約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間零星出現。一般為生態環境為近水的開闊地、沼澤、河灘、草灘、農田。這次礁溪的八隻跳鴴,為了覓食也曾走到距離農路10公尺的水田秧苗淺水間,以攝取昆蟲、蠕蟲、螺類及蛙類為食。
▲與跳鴴周屬的小辮鴴。(圖∕周俊雄攝)
跳鴴屬於鴴形目鴴科麥雞屬,同一屬在台灣最有名的是小辮鴴(Northern Lapwing),牠又名鳳頭麥雞,在台灣度冬的數量穩定。依據2025年1月的普查,全台共16,029隻,包括雲林13,829隻、彰化1,651隻、嘉義328隻、台中146隻、宜蘭71隻、花蓮4隻;號稱「土豆鳥故鄉」的雲林縣元長鄉有多達6,027隻。在中國大陸,跳鴴、小辮鴴之外,還有另外四種較為罕見的距翅麥雞、肉垂麥雞、黃頰麥雞和白尾麥雞。
第一次聽到跳鴴這種鳥名,一定會好奇牠真的常常跳躍嗎?但看到牠在水田行走時,很少看見牠邊走邊跳。新竹鳥友王姿媚就有拍到一隻跳鴴逆風行走,偶而跳躍幾下的畫面。記者在2024年9月,前往中國江蘇鹽城沿海水杉林下,也曾發現許多小群跳鴴,牠們也在中華麋鹿保護園區和麋鹿一同活動,除了數十隻群飛之外,並沒有明顯的跳躍動作。
▲出現於中國江蘇鹽城的跳鴴。(圖∕周俊雄攝)
麥雞屬的古拉丁屬名Vanellus,英文名都有Lapwing,lap一字也有撲擊之意,可以形容這種鳥要撲擊時,雙翅會向上伸直重疊,然後跳躍。跳鴴繁殖期領域性很強,會攻擊入侵的其他生物,因此常見其展翅攻擊的跳躍行為,可能因此而得名,牠們甚至會攻擊並殺死其他鳥類的雛鳥。
台灣野鳥手繪圖鑑記載跳鴴屬於稀有過境鳥和稀有冬候鳥,學者曾進行調查統計,每年數量均為零星個位數,在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專業鳥導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
編輯:陳木隆
最新生活新聞
-
-
臺中一中喜迎110週年 系列活動熱鬧登場 校慶LOGO2/21揭牌啟用
(7 小時前) -
城市外交取經之旅!盧秀燕首度訪日:宣布3大目的、盼深化雙方交流
(7 小時前) -
花蓮榮家偕同宜蘭榮服處探視住院榮民
(7 小時前) -
2025/02/21 空氣品質說明(22:00)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