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邁向安全、永續、共榮的韌性海洋國家

記者張辰卿/新北報導
副總統蕭美琴9/25日出席由海洋委員會舉辦的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發布會。這份政策文件歷經一年多研擬完成,以「韌性」為核心,提出「安全海洋」、「永續海洋」、「共榮海洋」三大方向,作為臺灣未來海洋治理的重要藍圖。
發布儀式由蕭副總統、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及運動部部長李洋共同啟動,並邀請海軍、永續、產業、保育、平權及青年等代表一同參與,象徵各界攜手推動海洋政策。
蕭副總統致詞指出,總統賴清德提出「競逐太空、探索海洋」願景,並非口號,而是結合科技優勢推動產業與海洋安全的重要方向。她同時呼籲各界支持立法院即將審議的國土安全韌性特別預算,其中包含海洋相關需求,對臺灣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發布會現場貴賓雲集,與會者不乏對海洋事務有重大貢獻的產官學界人士,中央多個部會及地方政府官員共襄,足見我國對於海洋政策的重視。(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管主委在活動中回顧2020年版本白皮書的推動成果,包含超過1,000億元的投資,推動177項工作,成果包括新建95艘海巡艦艇、修訂多項海洋法規,以及帶動藍色產業產值提升至1.2兆元,提供逾百萬就業機會。她強調,選在《2030永續發展議程》十週年,以及《BBNJ協定》即將生效前夕發布新版白皮書,正是彰顯臺灣在國際海洋治理中承擔責任的重要時刻。
這份藍圖展現高度的前瞻性與完整性,涵蓋法制、科技、產業與保育等面向,也將臺灣定位為國際海洋秩序中的積極參與者。其特色在於不僅止於政策宣示,而是提出66項策略與253項措施,由19個部會協力推動,確保方向能夠真正落實為行動。
管主委於致詞時表示,海洋是臺灣的命脈,人民與海洋相依,也必須共同守護。新版白皮書不只是政策宣示,而是一份具體的行動路徑圖。雖然前方理想宏大、挑戰嚴峻,但政府的決心同樣堅定,未來將以科技守護海洋,以責任確保永續,並透過全民的參與實現共榮。
推薦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卑南溪水覆蓋遭沖毀 臺東縣府緊急搶修提醒民眾防揚塵
(26 分鐘前) -
護國城隍208年安座大典 雞籠城隍文化祭結合反詐新力量
(31 分鐘前) -
巨大遭美下暫扣令 他稱一切是川普的陰謀
(38 分鐘前) -
寶山鄉失智據點「恩典家園」揭牌 三合院活化再生
(4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