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4° )
氣象
2023-12-04 | 臺灣公論報

青山著意化為橋—追憶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宋東文先生

青山著意化為橋

—追憶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宋東文先生

沙 蓬

東文兄走了,噩耗傳來,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高馬大山一樣的壯漢,怎麼說走就走了呢?疑惑的我向臺灣友人求證,得知是10月18日走的,算來已經整整一個月了。

記得跟東文兄最後一次通微信,是在年初的1月7日,大陸新冠疫情解封不久,研究港臺文學的著名學者古遠清染疫而亡,我寫了一篇題為《古遠清先生與<台聲>》的文章懷念他,並發給了東文兄,我說:「古遠清先生你應該知道他,你的書店應該有他的書。老先生年前去世了,很淒慘,夫人早他四天先走了。我寫了篇紀念文章,請閱。」不久,收到東文兄的回復,只有短短的九個字:「令人敬佩,也令人悲傷」。我接著又發去一句感慨:「這一次走了不少人。唉,一聲嘆息!想起了葬花吟。」而這之後便沒再收到他的任何資訊。現在想來,或許東文兄彼時正在受著病痛的折磨,我那篇懷舊的文章,那片追憶友人感傷的文字,是否觸動了他內心脆弱的一隅呢?

衷懷憂憂,心事忡忡,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十幾年前與東文兄幾次近距離接觸的過往浮上腦際,印象中的他便也漸次連綴成片——

老兵之子宋東文

宋東文是國民黨老兵的兒子,因為我曾經投身過轟轟烈烈的老兵返鄉運動,所以對此印象尤其深刻。他的父親來自陝西,跟隨老蔣到臺灣,退伍時不過是個少尉。他的母親是湖南人,去世較早。作為眷村二代,宋東文生長在清貧的家庭裡。受父輩的教育以及居住環境的影響,他的家國情懷,與眷村外的青年有較大的不同:一是對中國大陸的印象,二是對臺灣社會的認識。他逐漸形成了叛逆者的性格,嚮往更公正的社會。

中學時代,宋東文是李敖、柏楊的粉絲,常買他們的書來讀,被他們的情懷所激勵。由老台共蘇新之女蘇慶黎創辦《夏潮》雜誌,鼓吹「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社會民主」,集結了左翼中國民族主義立場的黨外運動人士。他們為突破「戒嚴」時期的言論限制,宣傳民主理念和愛國主義思想,影響了一大批當時的熱血青年,宋東文便是其中之一。

在臺北淡江大學讀大三時,宋東文成了《夏潮》的義工,他工作刻苦,也十分賣力,常利用課餘時間到社會上推銷《夏潮》,向人們介紹其中的思想、理念。在宋東文看來,《夏潮》推崇的理念與自己的信仰十分接近、吻合,它談環保,談女性,談反核,談農民問題,關心工人階層,關注本土歷史……1979年1月,《夏潮》因「違禁」言論被當局勒令停刊。雜誌不在了,昔日的「夏潮人」也發生了非常兩極的分化,但宋東文卻堅持信念,初心未變,在我看來,他是永遠的「夏潮人」。

創辦夏潮基金會

從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後,宋東文從事電子材料出口業務20餘年,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他沒有參加任何政黨,但是卻在1996年拿出新臺幣1千萬元成立了「夏潮基金會」。問他為什麼用「夏潮」命名基金會,他說完全是基於當年對《夏潮》的那份感情。

基金會實行董事會制,我知道的董事有宋東文、王曉波、毛鑄倫、林守一、金鴻文、楊羽雯、張曉平等等,都是統派朋友,他一直任董事長。

基金會以提升中華文化品質,協助與促進兩岸(大陸及臺灣地區)之文化、體育、學術、宗教、法律、交通、大眾傳播、社會福利、警政、大專院校青年學生、教師及傑出經貿人士等之互訪交流活動為宗旨。

基金會成立以來,宋東文苦心經營兩岸交流這塊陣地。定期舉辦臺灣大學生冬夏令營及兩岸青年學生交流活動、贊助兩岸學術團體之學術研究、贊助大陸學人短期研訪等活動。問及個中的苦辛,宋東文說:「我從事兩岸交流從來沒抱有得失心,或許有理想成分,也取得過一些成就,但我始終把它變成一種興趣。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不但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個人的收穫也非常非常多。」

夏潮基金會曾獲臺灣陸委會頒發「第七屆兩岸專業交流學術教育類績優團體獎」、「第一屆江丙坤兩岸交流傑出貢獻獎」,以及「第八屆兩岸專業交流學術教育類績優團體」等殊榮,這或許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宋東文的成就。宋東文曾謙遜地說,他的所作所為,對於兩岸關係的促進,只是大海裡的一滴水。其實大海不正是由這樣一滴滴水組成的嗎?

「自掏腰包」的兩岸文化交流

東文兄從兩岸關係還沒有完全熱絡就開始做起為兩岸交流交往牽線搭橋的事,為的就是使兩岸關係能夠熱絡起來。他帶領一班夏潮人持之以恆,常年不懈,勤奮努力、任勞任怨,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使兩岸文化交流成為常態。

夏潮基金會舉辦的最成功的活動之一就是兩岸青年學生交流。1997年1月,夏潮基金會受全國台聯之邀,組織了臺灣青年到大陸的北京、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進行交流活動,那是基金會成立的第二年,活動取得了成功。這以後,與全國台聯合作開展臺灣青年大陸行活動幾乎成了定制,塞外草原、中俄邊界、九寨溝、長江三峽、北京、上海、蘇州、杭州都留下了臺灣青年的身影,北國邊塞、江南水鄉、巴蜀秘境以及中國古代書院、中華國樂、中華戲曲、中華美食等各式主題文化之旅,無一不吸引著臺灣青年。更遑論全國台聯舉辦的臺灣青年千人夏令營、冬令營等各類大型活動,夏潮基金會的報名平臺年年爆滿。我看過一個統計數字,自1997年至2016年2月,不到20年,基金會共組織了90團、約3000人次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

夏潮基金會開展兩岸文化交流交往不拘一格,互訪交流是一大特色。粗略計算,他們主辦的各類活動也有幾十次之多。如1999年主辦南京大學台研所參訪團,2006年接待海南台企協會經貿考察團,2006年主辦周培源基金會青少年科技委員會籌委會學者專家赴台交流團等。有一年,還組織臺北市教師會「北京、哈爾濱、吉林、冰雪世界冬令營」參訪團到大陸活動。他們還與全國台聯、華藝音像有限公司合作,赴台拍攝電視專題片《臺灣往事》,還主辦了電視專題片《臺灣往事》首發會等等。

自2002年起,夏潮基金會開始資助大陸學者去台短期研究,在台一個月,期間基金會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充分尊重學者的研究需要與興趣,專業範圍可涉及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給予大陸學者較優厚的條件,包括資料搜集、文印、食宿、交通等費用;幫助學者聯絡擬訪問的研究機構,提供參加學術研討的機會。這樣的安排,較之參加一般學術研討會的走馬觀花,能讓每位訪問學者比較深入地觀察臺灣社會。這項計畫將使百人受惠,在資助100名大陸學者考察之後,再邀請這些學者在臺灣或大陸舉辦一場學術研討會,讓這些實踐者「現身說法」,以他們各自的研究領域、各自的研究視角,來討論兩岸關係,展望未來發展,進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早日實現。

我問起東文兄,是否資助100人後就會停止?他說,怎麼會,我會做到死。至於死之後,他風趣地說,那就不得而知了,端看基金會新的金主願不願意繼續做下去,而自己在另一世界已管不了這邊了。

有一位名為方剛的學者得到過資助,他曾感慨地說,每一個「夏潮學者」,每一個經由夏潮基金會組織去大陸交流的臺灣學生,每一個曾受夏潮基金會點滴恩惠的人,都不應該忘記宋東文……

「不掙錢」的若水堂書店

2002年底,台中東海大學附近,出現了一家名為若水堂的書店,專門經營大陸的簡體字書籍。這又是宋東文衝破當局禁令,打的一記擦邊球。當時,人們並不看好這間不起眼的書店。直到第二年的3月,成立網路書店,若水堂才開始吸引人們眼球。幾年後,待到桃園、高雄、台南、新竹、臺北陸續開設了門店,若水堂體系已初步形成。

老子說:「上善若水」以「若水」命名的書店,自創辦以來,苦心經營,打造出屬於自己風格的簡體字圖書系列,成功構建了島內最具規模的連鎖體系。若水堂年銷售大陸圖書數量曾突破過40萬冊,會員也曾突破過萬人,多為臺灣知識精英。

宋東文認為,由於李登輝和民進黨當局多年的「去中國化」,很多臺灣年輕人對祖國大陸不再嚮往。「夏潮」開拓簡體字書店,就是要盡一份心力,讓年輕人找回對中華文化有所期待的情懷。

其實,在臺灣做大陸簡體圖書生意很難,但宋東文卻勉力支撐,他看好賣祖國大陸圖書的前景,他說,兩岸交流越來越熱絡,臺灣需要更多祖國大陸資訊。在若水堂臺北門店,他指著熙攘的顧客對我說,每每看到他們買到自己喜歡的簡體圖書那種高興的樣子,自己的內心就會受到震撼。

雖然若水堂是臺灣販賣大陸圖書最完整的學術書店,但受政經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營利狀況還是江河日下。書店一直在賠錢。加上東文兄身體有恙,已無心力支持,只好陸續關閉。2020年9月底,堅持了18年的若水堂書店正式走入歷史。

兩岸作家交流

為促進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夏潮基金會不斷開拓新路徑,與全國台聯等相關單位合作舉辦的兩岸作家互訪交流絕對又是一項創新。筆者曾經三次帶團參加過這樣的活動,對此有著親身的體會,也正是在這幾次活動中,有機會與東文兄近距離接觸,逐步增進了彼此的瞭解。

宋東文是全國台聯的老朋友,1988年,他首次回祖籍陝西探親。來年,34歲的他就參加了全國台聯舉辦的第六屆臺胞青年夏令營。那一次,有來自臺灣島內、美國和巴西的80余位營員參加,到訪過北京、雲南等地。基金會成立後,與全國台聯的合作更是從未間斷,所以,全國台聯只要組團赴台,都要到夏潮基金會坐一坐,就像去看望老朋友一樣。我就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但是,真正瞭解宋東文,還是在參加過三屆作家互訪交流那朝夕相處的幾十個日日夜夜——

2010年8月,東文兄帶著臺灣作家11人到河北,全程是我接待的。十天的采風給臺灣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城市講,我們先後去過石家莊、保定、唐山、承德;從地理地形地貌講,我們去過平原、湖泊、濕地、沿海、山地、森林、草原;從氣候講,我們經歷過悶熱的內陸平原和濕熱的海洋氣候,也經歷過舒爽的塞外山地和略顯涼意的壩上草原氣候;我們參觀過各種類型的博物館、新興的工業區碼頭、大型民營企業;舉辦過大大小小的作家座談;看過文藝表演和電影……內容很是豐富多彩。就像東文兄說的那樣,「我體會到主辦單位的良苦用心——在有限的時間裡,讓我們盡可能多的看看河北的不同方面」。

轉過年3月,河北作家應東文兄之邀組團赴台參訪,這是一屆互訪交流的必要一環。我是全國台聯派出的隨團工作人員。同樣是十天的行程,太多的第一次刻在了河北作家的記憶中:第一次踏上心儀已久的寶島,第一次在臺灣與作家一起交流,第一次在日月潭泛舟,第一次乘坐阿里山小火車,第一次環行臺灣一周,第一次看到太平洋,第一次吃到台菜客家菜……印象深刻的還有這裡的社會秩序,這裡的環境衛生,這裡人待客的熱情和禮貌,這裡人強烈的環保意識……

說來真是幸運,2012年9月,我又參加了臺灣作家赴雲南采風交流的活動。由全國台聯和夏潮基金會共同開創的兩岸文化交流平臺,在重慶、湖北、河北、江蘇等省市文聯、作協、台聯配合下,那時已經順利進行到第五屆。我專程到昆明迎接東文兄帶領的臺灣作家團,負責接待工作。在雲南,臺灣作家到過昆明、大理、麗江、玉龍雪山;在苗族村寨小水井欣賞過美聲唱詩班;參觀了南詔崇聖寺,在洱海泛舟,欣賞了納西古樂,到過香格里拉,欣賞過普達措國家公園的美景,還與雲南的作家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我曾細數四屆半的兩岸作家交流,約略統計,先後參與的作家總計應在百人以上。作家的身份特殊,層次較高,交流有其特殊性,不可能有量化的指標和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卻不容低估。相信假以時日,他們會把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反映到自己的文學創作之中,這也正是主辦方所期待的。

「我是『三自』愛國者」

《海峽評論》是臺灣的一份統派刊物,總編輯王曉波在創刊20周年座談會上說過這樣一句話,「回顧創刊之始,臺灣統派同志們,維護中國和平統一的香火,倘若沒有宋東文慷慨的捐助,本刊是不可能維持到今天的。」

在洱海邊漫步時,聊起夏潮走過的路,宋東文說過這樣的話:「我是『三自』愛國:自願愛國,自力愛國,自費愛國。」此言雖滿含幽默,但卻是實情,從青年時代,他便自覺地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為兩岸交流殫精竭慮。從基金會成立到現在,他投入的費用以億計(新臺幣)。如此的「三自愛國」者,用「空前絕後」這個詞來形容應不為過。。

幾次帶兩岸作家交流團,我無一例外都是每天一篇隨記,少則數百字,多則一兩千,配上當日的圖片,及時發在全國台聯的網站上。這是在《台聲》多年記者職業歷練養成的工作作風,況且第一時間及時記錄下當時的感受,遠比事後靠回憶寫稿來得真實、鮮活。這一切都看在了東文兄的眼中,他在欣喜活動報導及時的同時驚訝於我的「拼命」,他說:「像你這樣,後面的人很難做欸!」我說「累是累了點兒,立個標杆也值了。」其實,做兩岸文化交流,他不是也這樣全身心投入嗎?能像他這樣的後繼者,我還真沒看到呢!

臺灣出生的宋東文,骨子裡有父輩留給他的「陝西冷娃」的性格。有人曾用這樣的一段文字來形容關中漢子:「陝西土地滋養的壯漢,平時看上去蔫蔫的,土的掉渣,沒什麼情況,但若惹毛兜躁後,會讓人不得安然,脾氣大得能把天戳個窟窿。」東文兄用畢生精力「著意」做著兩岸文化交流,他在構建一座橋,他也化作了一座橋。斯人已逝,讓我們永遠記住他!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