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6-15 | 臺灣公論報

暑期打工陷阱多 律師洪紹倫提醒三大風險、林育先籲提高警覺

隨著暑假即將到來,許多年輕學子開始尋找打工機會,希望累積社會經驗與賺取生活費。不過,律師洪紹倫提醒,暑期打工雖然是寶貴的歷練,但若不慎辨識職場陷阱,可能誤入詐騙圈套、觸法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洪紹倫律師歸納常見三大暑期打工風險,提醒學生與家長務必提高警覺:


一、誤入詐騙集團陷阱:高薪不等於好工作

許多詐騙集團會透過社群媒體、LINE群組、甚至打著「免經驗」、「日領萬元」的名義,吸引學生從事實為詐騙的「客服」、「人頭帳戶申請」、「網拍代操」等工作。


洪律師提醒:「凡是需提供個資、提款卡、帳號密碼的打工,幾乎都是陷阱。涉案後輕則成為詐欺共犯,重則涉及洗錢。」


二、海外打工風險高:護照一交、人身難保

疫情後不少仲介又開始招攬學生前往東南亞、澳洲、美國從事短期打工度假,甚至聲稱「包機票、包住宿、月入10萬」。洪律師指出:「近年多起遭誘拐至柬埔寨、緬甸的案例,多數受害者原本只是單純想打工賺錢的學生,結果卻被迫從事非法工作。」


洪律師建議:「出國工作務必確認仲介合法,查看勞動部許可證號,並與家人保持聯繫,不要交出護照或手機。」


三、黑工或打黑工:薪水無保障、權益難伸張

暑假短期打工有些雇主不簽合約、不報保,甚至要求超時工作。洪律師強調:「未依法聘僱或口頭承諾薪資者,一旦薪資被扣或遭遇性騷擾、工安事故,學生將難以主張權益。」


他呼籲:「學生與家長應要求簽立書面合約,確認工作內容、時薪、工時等,並拍照保存工作證據。」


洪紹倫律師也分享三句防詐金句,幫助年輕人自我提醒:

1. 「高薪打工,先想風險。」

2. 「要求個資,多半有詐。」

3. 「無保障雇主,趁早拒絕。」


洪律師建議,家長與學校應共同教育孩子「防詐識詐」基本觀念,也可透過法律諮詢或報警保護自身權益。他強調:「保護孩子免於成為詐騙工具人,是社會共同責任。」


台灣民眾黨屏東縣黨部主任委員林育先也指出,過去曾有民眾及家長求助其辦公室,學生因打工牽涉人頭帳戶、甚至收受詐騙金流,導致被列為刑案嫌疑人,讓家長後悔莫及。


林育先強調:「預防永遠勝於補救,若有任何疑慮,請及早尋求法律協助。」


為協助青少年與家長認識法律風險,台灣民眾黨屏東縣黨部長期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由洪紹倫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可透過實體面談或線上方式進行,協助民眾釐清打工風險、保護自身安全,如有法律諮詢需求請與台灣民眾黨屏東縣黨部聯繫。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