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5° / 24° )
氣象
2024-03-10 | 勁報

南區就博會逾萬人湧入成大 缺工時代企業搶才大戰

南區就博會逾萬人湧入成大 缺工時代企業搶才大戰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臺灣最大規模徵才活動「2024南區就業博覽會」今(10)日上午在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熱鬧登場,264 家企業提供逾1.2萬個海內外工作機會,吸引超過上萬名求職與求才者湧入,現場求職氣氛熱絡;上午小雨未澆熄求職熱情,遠從新竹而來大學生,鎖定外商半導體公司,希望得到較好待遇;現場成大一年級新生希望早一點了解產業面向,以免錯過未來實習機會。

南區就博會逾萬人湧入成大 缺工時代企業搶才大戰

挾帶企業最愛畢業生優勢,成大與南部10所大專校院合辦之南區就業博覽會,每年皆吸引破萬人參加;從3月7日至9日接連舉辦48場公司徵才說明會,10日博覽會現場設置攤位數超過350個,創下歷年之最;其中最大攤位包含:聯華電子、台灣國際航電、友達光電、台灣美光、台塑、國巨、台積電、遠東金士頓科技等,吸引眾多求職者駐足詢問。

南區就博會逾萬人湧入成大 缺工時代企業搶才大戰

半導體產業攤位人潮依舊川流不息,廠商表示,年輕求職者非常著重工作彈性,重視生活與工作間平衡,不再以追求高薪為目標,徵才策略也更著重員工福利,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學子加入。逛展學生分享,透過認識廠商提供實習內容,可感受該企業對我們年輕人關心程度,也影響我們未來職場選擇。

今(2024)年成功大學以合作力、溝通力與應變力深獲外界肯定,眾多企業更把「南區就業博覽會」列為年度徵才主力戰場之一。成大副校長陳玉女表示,成功大學1931年創校迄今93年,培養人才呼應社會需求與國家發展,除了重視高品質專業知識傳授,也包含培養優良人格特質;有人說成大學生很乖,但絕對不是不會思辨的乖,「成大學生是內斂的,面對挫折具有韌性,也善於溝通、有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這些不僅是成大校風,也是成大人之所以常年成為企業最愛的DNA」。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王鑫基表示,「南區就業博覽會」是每年企業搶人才重要場合,很感謝成功大學不僅培育無數人才,也透過「南區就業博覽會」把希望留在臺南;臺南行業包羅萬象,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產業臺南都找得到,目前臺南是南科、沙崙雙引擎啟動,鼓勵大家一起留在臺南打拚。

南區就博會逾萬人湧入成大 缺工時代企業搶才大戰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劉邦棟分署長表示,成大人樸實、認真、乖巧,向心力特別強,更具有路遙知馬力特質,每年在成大舉辦「南區就業博覽會」是企業數一數二徵才指標;當今業界需要跨域人才,希望在校生能多從事跨域學習,替未來做好準備;而就業博覽會也不只應屆畢業生參加就好,大一到大三學生若能透過南區所有大專院校這個平台一起學習、汲取能量,相信能善用資源創造更好未來。

出席10日上午活動開幕式企業代表有:友達光電公司副總經理吳仰恩、台灣應用材料公司處長廖美惠,李長榮集團技術長蕭毓琳、104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張寶玲;除了強調參加就業博覽會提早瞭解產業趨勢重要性外,也都對求職者表示熱烈歡迎。

今(2024)年徵才科系需求以理工類占64.5%最多,文法商管類占25.5%,生醫與其他類占10%;企業因應近年AI與ESG浪潮,部分新型態職缺吸引關注,如:人工智慧與機器視覺工程師、生成式AI工程師、演算法開發工程師、ESG永續管理師、碳管理研究員、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創新專案工程師等。

部分業者表示,今年徵才除著重電機、資訊等專業領域背景外,期待招募文法商管領域人才進入幕僚部門,並提供主管培訓實習,盼與企業共同推動永續經營方案。伴隨企業擴增海外業務,亦有求職者表示「將鎖定海外工作機會」。

為強化徵才多元性,本屆博覽會在高階人才與國際人才就業方面,共有156家企業有博士班畢業生需求,另有150家企業提供境外生就業機會;協辦單位「經濟部投資業務處」(Contact TAIWAN)也於現場設攤,輔導境外生留臺工作。

現場徵才活動從上午10時到下午15時,今年以聯華電子招募1,000名新血最多,鴻海精密工業700名居次;另,台灣電力、玉山商業銀行、台灣美光亦各提供500個以上工作機會。

部分求職者表示,因人潮擁擠以致未能好好獲得廠商資訊,也有學生獲得「意料之喜」收穫。成大材料所學生分享,本次逛展想認識半導體大廠以外公司,「逛了一圈中正堂,發現原來材料系畢業後可以做很多事,甚至到國家太空中心也有工作機會」。

成大機械系大四馬來西亞學生提到,參加就業博覽會主要希望瞭解企業對跨領域人才需求,為接下來攻讀碩士學位跨域學習做好準備。

目前已在半導體產業任職民眾則表示,現場徵才職缺豐富多元,透過每個企業攤位,除了可觀察到企業文化,也能從中瞭解公司福利,得到許多實用資訊,很值得前來逛一逛。(國立成功大學提供照片)

南區就博會逾萬人湧入成大 缺工時代企業搶才大戰

南區就博會逾萬人湧入成大 缺工時代企業搶才大戰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