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5° / 15° )
氣象
2024-11-09 | 勁報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 表彰研究產學與人才培育領域傑出學者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 表彰研究產學與人才培育領域傑出學者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113年「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11月8日下午在成大成功校區格致堂舉行頒獎典禮,由成大校長沈孟儒及台達電子資深副總裁金壽豐共同表揚本屆8位獲獎學者,成大電機系特聘教授梁從主、電機系特聘教授林志隆、物理系特聘教授陳岳男、生科產業系特聘教授王育民等4位獲頒「李國鼎榮譽學者」;化工系柯碧蓮副教授、醫工系涂庭源副教授獲頒「李國鼎研究獎」;機械系教授藍兆杰、生物科技中心研究員陳俊延則獲頒「李國鼎金質獎」。



成大校長沈孟儒致詞感謝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學長對母校的厚愛與感情,「鄭學長30幾年前,就已萌生捐贈股票善念,以捐贈股票方式回饋學校,透過孳生股票股利持續提供獎金給優秀學者及學生,我們著實感謝鄭創辦人高瞻遠矚」。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由台達電子工業公司創辦人暨成大傑出校友鄭崇華捐贈設立,今已邁入第23年。台達電子資深副總裁金壽豐代表鄭崇華創辦人向所有獲獎學者獻上最誠摯祝賀之意,「所有獲獎學者都是深耕研究領域得獎乃是實至名歸,也希望各位學者未來繼續在各自領域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自己、學校、社會、國家甚至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今年4位獲頒「李國鼎榮譽學者」分別為:成大電機系特聘教授梁從主、電機系特聘教授林志隆、物理系特聘教授陳岳男與生科產業系特聘教授王育民:


1、電機系梁從主特聘教授迄今共計發表80餘篇SCI 期刊論文,在Google Scholar逾13,000次引用次數,獲得國內外專利共計49件,迄今指導之畢業生有25位博士及超過200位碩士;他獲得112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16年獲得IEEE Fellow及2015年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梁教授目前擔任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的Editor-in-Chief,致力提升臺灣電力電子的國際影響力及能見度。


2、電機系林志隆特聘教授在研究、專利與人才培育領域成就斐然,學術生涯發表91篇國際期刊論文,累積235項專利,近5年擔任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計畫經費將近2億,是110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另,他建立研究團隊指導學生參加論文及專題競賽,獲獎次數超過60次,指導將近20名博士生出國交換至美國及日本名校,投入人才培育不遺餘力。林志隆表示,未來將持續研究開發整合AIoT光電及醫療領域,在銀髮長照及傷口照護場域技術進步,以回饋社會。


3、物理系陳岳男特聘教授投入量子電腦理論基礎研究逾20年,開創性研究突破,多次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獲獎無數,109年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20年成立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聚焦基礎科學頂尖研究與創新技術實務應用,積極發展國際合作連結產官學研網絡;另,他向下扎根開辦全台首創高中生量子微課程,透過線上課程讓高中生提前了解未來電腦運算嶄新邏輯,為培育臺灣下一世代前瞻科技人才貢獻所學;陳岳男教授十分尊崇台達電子鄭崇華創辦人的人文素養與胸襟並表示,自己在2006年加入成大,是量子科技尚未發光發熱年代,成大卻早已在距今20年前開始深耕此一前沿領域;感謝成大長期以來對量子科技發展支持,同時也特地感謝沈孟儒校長,支持量子中心為弱勢家庭學童進行課業輔導,善盡社會責任,讓量子中心不只是學術研究殿堂,也是成大學生付出社會責任實踐場域。


4、生科產業系王育民特聘教授任教成大以來,深耕基礎研究孜孜不倦,並在後期開啟轉譯研究,推動新創教學及投入藥物開發,109年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多次生技產業類國家獎項;他長期投入研究抗發炎藥物已成功技轉業界,並協助推動其後續臨床前試驗研究及準備工作;2022年取得國科會創新轉譯主軸計畫,推動抗體藥物應用於多種組織纖維化疾病的治療。



今年獲頒「李國鼎研究獎」2位學者分別為:化工系柯碧蓮副教授、醫工系涂庭源副教授:1、化工系柯碧蓮副教授領導實驗室聚焦新儲能材料研發,跨領域與國際合作開發具高性能電極材料,新穎有機或金屬有機電極材料質輕、不含具毒性金屬,製造過程對環境友善,又可回收循環利用,適合應用在電動車、綠能,及大規模儲能科技,是以開發永續儲能科技促進綠色能源發展創新研究;柯碧蓮教授來自泰國,是今年得獎者中唯一外籍學者,她感謝台達電子授予這個獎項。柯碧蓮表示,身為一個外國人,在臺灣開始職涯並從事獨立研究並不容易,「這個獎項充分展現臺灣社會兼容並蓄,及對人才重視,不論是來自哪個國家」。她會帶著這份鼓勵,更加投入研究,讓全世界認識成大、看見臺灣。


2、醫工系涂庭源副教授長期致力於體外組織微環境、微流體技術及血管晶片技術開發,探討癌症轉移行為與進行藥物篩檢應用,透過多面向與國內外學術機構合作取得多項重要突破;涂教授研究團隊利用建立腫瘤界面微環境率,率先提出癌細胞可能介導的界面趨向性(diepafitaxis)增進轉移之侵襲能力,為理解癌症轉移機制提供了新視角。



表揚成大教師專利、發明或技轉有具體優良成果或事蹟「李國鼎金質獎」今年由機械系教授藍兆杰、生物科技中心研究員陳俊延獲得:


1、機械系藍兆杰教授長年致力於機電整合、機器人、機械設計技術,研發績效卓著,成果多次囊括 IEEE 及其他國際論壇、研討會最佳論文獎,指導學生屢次獲得論文獎項,包括「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全國創新機構設計比賽」、「萬潤創新創意競賽」等,同時,他也是去年「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得主,是全台僅有5位得主之一。


2、成大生物科技中心研究員陳俊延長年投入微藻研究,是國內微藻研究先驅;他率領團隊建立臺灣學術界種類豐富的本土微藻基因資料庫,及亞洲最大型戶外微藻培養示範模廠,以創新複合式藻菌生物技術進行廢水處理及碳吸附,致力於淨零減碳作業推動,其研究不僅獲得國科會價創計畫補助,逐步與業界建立密切合作關係,同時獲得國內石化大廠青睞拿下近億元投資,是備受期待新興減碳科技;在全球面臨2050淨零排放目標壓力下,更致力微藻減碳及再利用,並朝向高值化應用,推動永續的燃料、低碳材料開發。



圖說:(左起)藍兆杰教授(劉彥辰教授代)、柯碧蓮副教授、陳俊延研究員、涂庭源副教授、王育民特聘教授、沈孟儒校長、台達電子金壽豐資深副總裁、梁從主特聘教授、林志隆特聘教授及陳岳男特聘教授。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