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做公益、讓世界更美麗 工研院發表八項科技公益導入場域落地技術
▲工研院舉辦「2024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圖左起: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總幹事劉修榮、東華大學教授白益豪、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副主委謝國倫、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秘書長賴志紳、慈濟基金會主任呂芳川、大可創藝團長潘思廷。(圖/工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工研院於今(12/3)日舉辦「2024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現場展示「5G共感穿戴裝置」、「消毒移動機器人」、「公益海廢循環暨海洋牧場」等八項科技公益導入場域落地的技術。工研院表示,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攜手國內外合作夥伴,以科技結合公益,凝聚成微光照耀臺灣角落,共同增進社會福祉與影響力。
▲工研院利用「5G共感穿戴裝置」震動背心,結合5G廣連結、低延遲特性,將音樂的節奏與情感轉化成訊號,讓聽障舞者打破音樂的感知界限,實現文化平權理念。(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推動公益已經超過13年,作為國家級的智庫,除了持續深化技術前瞻性,推動跨領域整合,更運用科技創新與應用的力量,透過「科技應用與服務」、「科技教育推廣」及「企業志工」三大面向,將研究成果延伸到社會公益應用;累積至今,已有102項科技運用於公益計畫,更累積超過兩萬五千名志工投入。長期以來,工研院以科技創新作為社會發展的堅實後盾,並攜手如民間企業、政府機構、社福團體,讓公益科技創造更大的價值、增進社會福祉,形成正向循環。未來工研院將秉持「用科技做公益,讓臺灣更美麗」的永續願景,持續讓科技深入生活,努力改善人們生活,以科技為環境永續盡心力,創造正效益,讓臺灣更美麗。
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工研院以創新科技攜手夥伴共同落實公益行動,照耀臺灣角落。例如為維持永續海洋環境,東華大學與相關機構、志工團體每年號召志工到花蓮七星潭淨灘淨海,清出上萬噸的海洋廢棄物。但大量鹽分的海洋垃圾若進入焚化爐,會減少設備壽命,東華大學團隊極力思考如何將廢棄物化為有價值的寶藏,因此與工研院合作,以高溫碳化裂解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可燃氣體和生物炭,並研製為新型態的生物碳魚礁。
▲工研院與東華大學團隊,成功將淨灘後的海廢物,透過高溫碳化裂解技術形成生物碳,混合水泥製成人工魚礁,已在屏東海生館成功復育珊瑚,實現「轉廢為寶」!(圖/工研院提供)
傳統水泥魚礁每公斤產生約0.9公斤碳排放量,魚礁反而能封存約3.7公斤碳含量,放到海中更提供養分幫助珊瑚礁穩定成長,形成穩固的生態系。目前已在屏東海生館復育珊瑚,工研院也透過腐蝕測試與水質檢測,測試魚礁的耐用性與安全性,希望未來就能正式放入海中,同時達到解決海廢與固碳效果,以科技為海洋生物再造永續生態系,實現「轉廢為寶」的永續目標!
另外,工研院與國家兩廳院、桃園市政府合作,利用「5G共感穿戴裝置」震動背心,結合5G廣連結、低延遲特性,將音樂的節奏與情感轉化成視覺、觸覺等訊號,讓聽障舞者感受到音樂的節奏和情感,以全新方式體驗現場表演,進而翩然起舞,打破音樂的感知界限,此技術亦可協助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前期長者,建構本體感覺律動知覺,實現「文化平權」願景。
▲工研院整合環境地圖建置、空間定位、導航避障、噴霧消毒機控制技術的「消毒移動機器人」,導入「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協助人員進行舊衣回收消毒處理,可降低50%人力負荷,讓員工有更多時間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圖/工研院提供)
街頭可見的舊衣回收箱展現捐贈者愛心,但箱內衣物常因存放問題導致滋生細菌、塵璊、過敏原,目前回收站多透過人力進行消毒,可能影響人體健康且處理速度受限。工研院攜手擁有公益二手店與再生設計經驗的「木匠的家」,導入工研院整合環境地圖建置、空間定位、導航避障、噴霧消毒機控制技術的「消毒移動機器人」,並提供人員的教育訓練,讓木匠的家「升級」爲社福界首間使用自動化消毒機器人的公益二手店,降低50%人力消毒負荷,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25年來更累積提供6843人次弱勢族群就業機會,展現社會公益與永續循環效益。
工研院亦攜手屏東建國實驗小學、屏東禾懋生物醫學公司,利用工研院植物健康管理系統、炭化土壤改質技術、香草萃取技術及安全履歷示範平台,推動無毒栽種,讓消費者能透明追溯產品的來源與品質,義賣收入全數以「慢飛天使基金」模式營運,提供特教生與一般生的共學成長,協助身心障礙學童及弱勢家庭親子共學,希望在科技的協助下,讓公益的成效更加事半功倍。
最新生活新聞
-
-
微風新春開運福袋1/13開搶!588份福袋 頭獎:福斯商旅兩百萬7人座休旅車 為您而來!
(6 小時前) -
離家住校並兼職兩份工仍不忘勤學 北港高中蔡幸珍考上台大
(6 小時前) -
國際扶輪3501地區2024-2025年度捐獻之夜 愛心造福全世界
(6 小時前) -
創會47年首見女會長 陳翠甄接任宜蘭青商會長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