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國際教育與SDG整合 提升高雄競爭力
【勁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如何透過交流及教育提升高雄的國際競爭力?高雄市議會今(27)日舉辦「高雄市國際教育現況與國際教育經貿合作探討」公聽會,由黃柏霖議員主持,會中專家學者建議應重視多元語言與文化的教育,特別是與新住民及開發中國家的聯繫,以促進雙邊發展,同時將SDG與ESG融入基礎教育,為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黃柏霖議員長期推動科丁活動,透過舉辦線上課程促進國際交流,克服距離限制,並成功拓展至越南、泰國等地,甚至遠至肯亞,進行教練培訓及電腦募捐。他呼籲市府積極找尋更多國際合作模式,特別是加強姊妹城市間的教育交流,提升課程品質及執行速度,並應增加補貼,降低參與成本,讓更多學子享有國際交流的機會,提升視野與競爭力。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表示,全市85%學校已將國際教育納入課程目標,並透過課綱融入領域課程與校訂課程。且設有國際教育交流聯盟及線上媒合平台,目前與26國207校締結237個姐妹校協議,並與民間團體及大學合作,強化學子們的多元文化認知與國際視野。
高雄市政府行政暨國際處則從深化姐妹市與友好城市交流、協助大學建立國際合作以及搭建國際青年互動平台方三項進行文化交流與國際教育。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張其祿提及台灣教育面臨政策名目繁多但成效模糊,以及國際化過度集中於英語,忽視多元語言與文化等問題,呼籲國際教育應深入當地社群,強化新住民與開發中國家的連結。
義守大學新媒體設計學系教授孫述平分享推動全英教學與國際教育的經驗,強調將SDG(永續發展目標)與ESG(環境、社會及治理)整合至K12永續發展國際教育研訓中心的重要性。他指出,雖然ESG教育多集中於大學,但應深化至基礎教育,讓學生了解能源、產業轉型等議題,同時更能將2050淨零目標與SDG結合,推動永續教育,培養相關人才。
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于蕙清強調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深遠,例如學生學習編程、心智圖等技能,對於開闊視野和跨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她也認同在教學中融入環境、能源問題及SDG(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從教育與實踐相結合,以引導學生理解未來就業的產業如何面對環境挑戰。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強調新住民二代的融合與教育重要性,期盼市府朝將雙語計畫與國際教育結合推動SDGs課程的彈性安排、加強接待家庭的甄選與培訓,以及促進在地商會與學術合作等方向持續努力。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副教授吳建德提出,國際交流需以共同語言為基礎,而英文作為工具至關重要,建議整合多媒體資源,藉由教育局統一購買語言教育資源,開放各校使用,提升教育效能。此外,應促進外國學生與臺灣學生的互動,避免缺乏交流的現象,並期盼從國中、小學開始引導語言與文化教育,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黃柏霖議員強調,學習應該不僅限於課堂,還應透過國際交流創造更多機會,期盼市府未來可以推動更多姐妹市學校交流,讓更多孩子走出國際,增進國際視野。他呼籲各局處整合資源,將循環經濟與教育結合,並透過科技平台協助開發中國家的孩子,幫助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時,他強調應跨部門合作,吸引更多企業與大學參與,並積極尋求資源支持,為未來的教育注入更多正能量。
最新生活新聞
-
桃機春節疏運 部分赴日航線班可辦入境事先確認
(16 分鐘前) -
石門水庫3年清淤1351萬立方公尺 創歷史新高
(21 分鐘前) -
冷氣團接連發威 國健署提醒暖心4招
(24 分鐘前) -
台東最美星空活動 獲美國星火獎白金獎最高榮譽
(29 分鐘前) -
生命因善行而美麗! 靈鷲山新北B區表揚87位普仁小太陽
(3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