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有使命感的大學」東海大學勇奪《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四項大獎

圖說:東海更以《大學永續報告書》獲得報告書組首獎,為全場最高榮譽,校長張國恩(右)從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手中接下獎項。(東海大學提供)
(勁報記者張亞痕/台中報導)東海大學於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中一舉奪下四項大獎,成為全台獲獎數最多的私立大學。其中,東海更以《大學永續報告書》獲得報告書組首獎,為全場最高榮譽。校長張國恩於典禮致詞時表示,一所大學的價值,不是看它獲得多少榮耀,而是看它是否始終記得為誰而存在。東海之所以能做這些事,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是一所有使命感的大學。
頒獎典禮於4月8日下午假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行,吸引來自全台百所大學與USR團隊共襄盛舉。東海代表團由張國恩校長親自率領,包含副校長張嘉修、副校長劉正、研發長林惠真、永續發展處處長陳鶴文、公共事務處處長黃兆璽、資工系教授陳仕偉與教育所教授林啟超等人出席會場。東海多年來已多次獲得《遠見》USR獎項,被譽為USR實踐的常勝軍,今年更以制度整合、內容厚實、成果具體再度榮登榮耀巔峰,展現大學在永續治理與社會實踐上的堅實能量。
圖說:校長張國恩於典禮致詞時表示,東海之所以能做這些事,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是一所有使命感的大學。(東海大學提供)
校長張國恩指出,感謝遠見創造這個平台,如何做可以做得更好,是我們參賽的目的。大學過去對社會的付出相對較少,而我們連續三年獲得首獎,也讓東海在教學環境、教師專業發展與校園治理上,因應永續概念全面轉型,包含設立永續素養課程,更堅定推動我們長年珍視的勞作教育精神。
本屆東海榮獲四項大獎,分別為:「大學永續報告書組首獎」,展現從勞作教育起步,融合AI科技、人文關懷與治理策略的全方位報告撰寫力;「福祉共生組楷模獎」,推動高齡照護與弱勢社群共學,建立開放式養生村與銀髮共學模式;「生態共好組楷模獎」,執行「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河」,推動水文治理、社區參與與環境教育深度結合;以及「人才共學組績優獎」,透過數位學伴計畫,陪伴超過13,000位偏鄉小學生,落實教育公平與數位轉型。
圖說:張國恩校長領軍的東海大學團隊拿下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四項獎項。(東海大學提供)
這些獎項背後,凝聚的是東海師長群策群力的心血與校務長期規劃的成果。張嘉修副校長帶領團隊撰寫的永續報告書,將策略、敘事與成果整合為具深度與溫度的實踐文件;劉正副校長整合健康照護與AI應用於高齡議題,形塑新型態共學村落;林惠真研發長帶領學生守護河川、實地調查、連結社區;林啟超教授與陳仕偉教授合作推動跨領域數位學習計畫,創造偏鄉孩子與東海學子間的雙向成長。陳鶴文與黃兆璽兩位處長則統合校內策略資源,推動東海USR三軸六面向的整合架構,形成制度支持與價值文化並進的實踐體系。
不僅在國內屢獲肯定,東海大學更在2024年躍登國際舞台,榮登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影響力排名》(THE Impact Rankings)全球百大,為全台唯一入榜的私立大學。在SDGs各項評比中表現亮眼,尤其以推動碳中和園區的跨院整合實踐,結合綠建築、環工、資工、教育與環境人文學門,打造跨界共創場域,成為「碳中和園區成其他學校、企業典範」的成功典型。這份來自國際的高度肯定,象徵東海不只是台灣USR教育的旗艦,更是亞洲永續高教的重要力量。
最新生活新聞
-
-
花旗連續22年蟬聯《財資》台灣市場最佳國際銀行 花旗集團獲選《IFR Asia》和《FinanceAsia》亞太區最佳債券機構
(16 分鐘前) -
列車抵板橋未開門就離站 高鐵:人為疏失啟動調查
(17 分鐘前) -
中山工商牽手中信金 高中職生畢業直攻金融圈年薪百萬
(18 分鐘前) -
文策院與HTC、聚陽、紅然等企業聯手 加速臺灣文化科技內容商業化
(1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