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3° )
氣象
2025-05-26 | 勁報

外界質疑晴空匯火警後行政措施 竹市府澄清已依權責與程序完成相關報告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針對新竹市議會市議員今(5/26)日關心晴空匯火警行政調查報告未公布,以及施政報告中未提及火警檢討與懲處一事,新竹市政府澄清,已依權責與程序完成相關報告。火災事故調查分為地方政府的「火災原因調查」及中央內政部的「災害事故行政調查」兩部分,範疇與目的不同。竹市消防局已於113年7月26日完成「火災報告」,並陳報內政部災調會,內容詳實記錄了搶救過程、時序、初步起火原因、無線電譯文、建築物與消防安全設備概況及改善措施。此外,竹市府已於113年7月15日向新竹市議會提出火警專案報告,內容涵蓋消防局搶救與策進作為,以及都發處建築管理精進措施。



消防局說明,火災鑑定會於113年6月20日召開,並於6月26日完成火災原因鑑定書,已移送地檢署偵辦。中央亦依法啟動多層級災害事故調查,與專家委員合作進行鑑識分析。針對市府內部調查後的行政懲處,消防局已於113年召開人評會,對相關人員進行懲處及職務調整,絕無規避檢討之情。市府尊重中央作為第三方公正調查單位,待中央完成報告後,市府及消防局將立即上網公開,以昭公信。



竹市消防局表示,火警發生後市府多次召開由市長及局長主持的擴大檢討會議,邀請各級幹部與當日出勤同仁參與,集思廣益,從實務面找出問題並研擬具體改善措施,包括強化火場無線電通訊、火場安全管制,增購輕量化碳纖維氣瓶、面罩及火場攝影機等裝備。此外,市府積極規劃增購52公尺及70公尺雲梯車,以提升高空救援能力。除雲梯車因打造期程較長需至115年交車外,其餘設備自113年12月起陸續交貨,並均將於今(114)年內完成交貨。針對議員質疑9公升氣瓶過重問題,消防局已依同仁建議調整為8公升氣瓶,並於113年12月5日交貨並配發至各分隊。有關訓練方面,消防局自113年辦理10場火場生存訓練後,114年已完成6場複測,持續強化消防人員及指揮官的報到回報、安全管制及緊急處置能力,並將持續辦理相關訓練。



邱臣遠代理市長表示,竹市府全面精進竹市高樓層集合式住宅的消防與公共安全。由市長高虹安拍板定案,於113年6月13日推動「消防公安345」政策,聚焦三大主軸:強化火場救災及安全管控、精進高樓層集合式住宅建築管理、加強消防與防災宣導;四大面向:消防安檢、施工查核、使用執照核發及公安申報稽查;並提出五項具體政策。截至114年3月,市府已完成10次管考會議,多項工作取得顯著進展。針對高樓集合住宅,市府大幅縮短消防設備檢修申報複查時程,由一年縮短至30日內。



竹市府都發處指出,為提升施工品質,市府要求監造人員全程監督,並自113年起加強現場勘驗頻率,委託專業技師不定期抽驗,113年已達成120場次目標,確保施工安全。針對高層建築使用執照核發,市府要求施工業者檢附防火區劃貫穿部位防火填塞竣工切結書、技師簽證文件及材料出廠證明,並須經專業技師現地勘檢,確保施工符合規範。此外,113年6月晴空匯火災後,市府要求監造建築師針對每層隱蔽部分拍照存檔,並於核發使用執照前,委請新竹市建築師公會派員複查,確認現場施作與竣工圖一致。



竹市府都發處補充,針對緊急用電與一般用電共用管道問題,市府將建議中央修正法令,將兩者分離,確保火災發生時消防設備能正常運作。市府正從事後檢查轉向更嚴格的預防性管理,確保建築物公共安全,特別是防火區劃的完整性,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竹市消防局強調,市府重視消防人員健康,提供每兩年一次健康檢查,並配合醫療院所提供肺部及心臟低劑量斷層掃描服務,讓同仁依需求選擇檢查項目。此外,為提升汛期災害應變效率,市府於113年底與相關單位召開專案會議,明確分工路面積水、地下道排水及路樹倒塌等勤務,並將大型抽水機具移撥工務處,確保各單位能專注於專業領域。然而,若災害現場涉及人命或建築物安全等危急情況,消防人員仍將立即出動搶救,確保市民生命安全為第一優先。



竹市府提到,火災發生後市府持續關心受災戶安置與大樓重建進度,積極協調處理相關事宜。由秘書長張治祥主持多次協商會議,邀請相關單位與建商豐邑建設公司及管委會溝通。目前雙方已於114年5月就重建工程款代墊協議書達成共識。



竹市府重申,對於晴空匯火警事件,始終秉持公開透明、嚴謹負責的態度,已完成火災搶救報告及火災原因鑑定,並積極配合中央調查。同時全面啟動「消防公安345」政策,從災害應變、建築管理到防災宣導,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與消防韌性。市府將持續投入資源,強化消防裝備、訓練及人力,並嚴格落實建築安全管理,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致力將新竹市打造為「安居科技城、幸福真永遠」的城市。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