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科技、永續同行」 桃園市府攜手中小企業協會推動低碳技術媒合與政策交流

圖說:桃園市政府經發局與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共同舉辦「低碳科技、永續同行」媒合會,現場聚集超過百位產官學代表,共同推動節能減碳技術合作。
(勁報記者胡光輝/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日前攜手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舉辦「低碳科技、永續同行──桃園市工廠低碳化輔導計畫低碳技術媒合會暨中小企業政策領航交流會」,鼓勵產業積極推動節能減碳,並透過高效率設備導入與系統整合優化交流,協助企業掌握最新節能技術與碳管理策略。
此次活動邀請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桃園市冷凍空調技師公會成員、倉儲物流業、以及各企業重要人士參與,不僅安排專業技術廠商分享,期能促進產業技術合作與資源鏈結,加速桃園市在低碳轉型落實節能推進。
圖說: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蔡易潔博士於活動中致詞,呼籲政府與企業協力減碳,避免因灰電問題影響出口與外資投資信心。
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DTF科技集團創辦人蔡易潔博士於會中指出:
「明(2026)年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正式開徵後,將可能依企業實際碳排數據評估出口風險,逐步提高出口商開立L/C(信用狀)押金比例,形成一種變相的高碳排國家成本與出口額度限制,對台灣製造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而言衝擊深遠。」她說明,若企業碳排數據未達國際減碳門檻,不僅需繳納額外碳稅成本,未來甚至可能因碳密集度過高而被限制出口,成為全球供應鏈中「被動減額」的一環。
圖說: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於攤位現場推廣ESG全民參與與智權變現方案,鼓勵企業落實永續與創新雙軌轉型。
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DTF科技集團創辦人蔡易潔博士指出,目前台灣電力結構中高達81.6% 仍為「灰電」(非再生能源),使企業在自願性減碳與再生能源採用上面臨極大挑戰。她說明:「國際市場要求企業逐步達成RE30(30%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但若全國電力中灰電占比過高,即便企業導入高能效設備或採綠色製程,也難以從源頭降低碳排。唯有政府與企業雙軌並進—— 一方面加速綠電供應,一方面由企業自建減碳路徑,才能避免台灣產業陷入『高碳電、低競爭』的惡性循環。」
蔡易潔並以自身企業為例,透過導入高能效設備、淘汰燃油原料,使工廠碳排有效降低。她指出,台灣僅約18.4% 為綠電,遠低於歐洲與日本30%至40% 的綠電比例,顯示台灣能源結構仍有努力空間。協會將持續推動低碳技術媒合,降低企業導入門檻並擴大產業合作,以加速綠色轉型、銜接國際淨零趨勢。
桃園市經濟發展局局長張誠則表示,本次媒合會聚焦「實體展示與現場對接」策略,協助製造業了解並導入七項具落地潛力的關鍵節能技術,包括氫能發電、智慧冰水機節能系統、智慧能資源管理解決方案、節能風機與葉片系統、泵浦系統節能診斷、節能空壓機暨能源監視系統及降壓穩壓節能技術。此舉將有助於提升桃園市產業的低碳競爭力,達成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雙重目標。
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未來將積極推動會員企業建立碳盤查與碳足跡透明化計畫,導入國際標準的碳管理與綠色轉型制度,並持續協助企業鏈結ESG顧問、能源技術業者與綠電採購平台,打造桃園成為全台最具韌性的低碳產業城市。
(照片/桃園市中小企業協會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中甜點之光!勇奪 iTQi 三星殊榮 全台唯一三星認證
(28 分鐘前) -
高中在地就學不到8成 新北:厚植學區特色提升意願
(28 分鐘前) -
南市嚴禁載運非風災廢棄物 環保局強化暫置場進場管制
(33 分鐘前) -
樂葵法式鐵板燒插旗義享時尚廣場 11/1高雄開幕倒數搶訂位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