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韌性—創新緩控釋肥論壇」登場 產官學研齊聚共論減碳新契機

圖説:台肥「友善大地、永續台肥」啟動儀式隆重登場,由李孫榮董事長(左四)主持表示:將研發最符合農民實際需求的客製化肥料,強化農業韌性。由左至右:張滄郎、李文泉、劉志成、李孫榮、莊老達、林世銘、黃秉專、曾湘樺。
(勁報記者胡光輝/台北報導)今(29)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農業韌性—創新緩控釋肥論壇」,邀集農業部、環境部、農糧署、農試所、國內多所大學及各縣市農會代表,並邀請歐洲企業CEO與國際專家共同參與。論壇聚焦「緩控釋肥創新技術」與「農業減碳策略」,吸引逾三百位產官學研與農民代表熱烈參與,現場農友也分享田間實際應用成果,交流氣氛熱絡。

圖説:台肥公司李孫榮董事長在演說中強調,台肥將持續推出符合農民實際需求的客製化肥料,透過田間試驗與大數據分析,提升肥料利用率與作物品質。
農業部莊老達司長開場指出,政府積極推動「精準施肥」政策,並將緩控釋肥視為提升農業韌性、邁向2040淨零排放的重要技術。他肯定國內肥料研發單位長期投入研發與推廣,為農民提供穩定支持與技術協助。隨後李英明技正進一步說明肥料政策方向,感謝業界多年來配合實名制推動與吸收原物料漲幅,強調公私協力的重要性。
論壇中,德國專家特別分享「MU技術」於歐洲市場的應用成果,展示其在減碳與肥效管理上的具體成效。多位國內學者亦就政府推動的補助制度與田間減碳成效提出建議,期望在提升產量的同時兼顧環境永續。

圖説:台灣肥料公司「農業韌性-創新緩控釋肥」論壇,吸引產官學研專家同業等逾300人熱情參與。
活動中同步發表創新產品「葉霸王一號」,採用歐洲先進製程並優化配方,適合台灣氣候與土壤條件。於水稻中期施用可維持肥效1至1.5個月,不易造成肥傷,能混搭多種肥料以減少作業次數、提升管理效率。梨山等地試驗成果顯示,農友普遍反映「高效、好施用」,評價極佳。

圖説:台肥李孫榮董事長(右三)與農業部莊老達師長(右四)與優秀農友合影留念。優秀農友由左至右:張家瑋、李建瑩、盧閔杰。優秀農友由右至左:楊勝閔、曾明進。
研發團隊也預告將於明(2026)年推出「MU40點播機專用配方肥料」,結合縮合尿素與控釋尿素技術,一次施肥即可滿足全期需求,減少追肥次數。試驗結果顯示,新竹、南投、花蓮、台東等地稻穀產量平均提升10~25%。
未來,台肥研究團隊將持續依據不同作物、氣候與土壤條件,開發在地化、客製化的肥料產品,並透過長期田間試驗與大數據分析,精準控制肥效釋放,提升肥料利用率與作物品質,強化台灣農業韌性與競爭力。
李孫榮董事長表示,團隊將以「友善大地、科技新肥」為核心理念,推動循環經濟與綠能雙軌發展,協助農民提升產量與品質,實現低碳永續的目標。展望未來,將從傳統肥料供應者轉型為結合綠能與智慧農業的永續企業,攜手產官學研共同邁向「淨零農業、永續共榮」的新時代。
(圖片/台灣肥料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
-
汐止學童屢攻擊師生 教育局:持續追蹤輔導
(28 分鐘前) -
台南竹溪二期工程開工,日截 4.7 萬噸污水,500 多天後變都市森林水岸
(29 分鐘前) -
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 北部轉涼有短暫雨
(29 分鐘前) -
金融服務愛心公益嘉年華11/8盛大登場
(35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