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7° / 26° )
氣象
2025-07-08 | 上報

專家估10天後「颱風窩」尺度更大 氣象署說話了

專家估10天後「颱風窩」尺度更大 氣象署說話了

颱風丹娜絲昨天(7日)才過境,但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分析,約10天後季風槽將再度建立,屆時恐有更大尺度的「颱風窩」生成。對此,中央氣象署表示,夏季的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面,都會是颱風生成的熱區,這也是夏季通常情況的大環境配置,不過,從預報來看,未來一周內沒有明顯發展跡象。

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今天(8日)指出,根據季內震盪(MJO)最新的預測模式,約10天後輻合帶將逐漸進入南海至西北太平洋一帶,加上多數電腦模式也預測,屆時季風槽又將再度建立,也就是俗稱的「颱風窩」,且這次的尺度更大,預估今年7月份的熱帶洋面將持續不平靜。

對此,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表示,目前雖有多個熱帶擾動潛勢區域,但未達到具體發展條件,至於未來是否有機會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甚至颱風,仍需持續觀察,從目前預報來判斷,未來一周沒有明顯發展跡象。

張承傳也說明,夏季的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面都是低壓帶的區域,也是颱風生成的熱區,這都是夏季一般情況下的天氣系統配置,因此,10天後季風槽建立後,自然有機會出現擾動,這也與夏季的大氣環境是吻合的。

(延伸閱讀:彰化淹大水遭網罵翻 縣長王惠美現身視察災情

張承傳提醒,台灣每年平均會受到3至5個颱風生成接近並影響,進入夏季後,確實隨時有機會出現颱風,但現在應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影響台灣的低壓帶與西南季風,尤其中南部地區,近期仍可能出現大雨或短延時豪雨,預計在明天(9日)與後天(10日)雨勢會再增大。(責任編輯:王晨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