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5-08-24 | 上報

【懶人包】823「核三延役」公投大解密 「吵什麼、怎麼投、正反論點」一次看完

【懶人包】823「核三延役」公投大解密 「吵什麼、怎麼投、正反論點」一次看完

在台灣穩定運轉發電超過40年的核三廠,隨著第二部機組在今年(2025)5月17日正式停機,台灣也正式邁入了所謂的「非核家園」時代。但在野黨卻不認為這是「核電的句點」,民眾黨及國民黨主張,面對地緣政治動盪、台電財務吃緊,以及減碳、健康等多重挑戰,核三廠應該在確保安全無虞後繼續運轉,不能輕易說再見。

而藍白的論點也引起反核方的抗議,質疑核三廠位處斷層帶、地震頻繁,再加上核廢料至今仍無終極解方,核電風險仍大,堅持「非核」政策不能退讓。

隨著民眾黨正式提出「核三重啟」公投案,台灣將在8月23日迎來一場攸關未來能源走向的重要抉擇。《上報》特別整理公投內容、投票規則、正反方主張、通過門檻與核三廠現況一次看懂,幫助你在投票前做出最有力、最有知識基礎的選擇。

核三廠為何停機?現況又如何?

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廠正式走入歷史。屏東恆春馬鞍山邊的核三廠,靜靜完成了任務,1984年開始運轉,擁有2部反應爐機組。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規定,核電機組運轉年限為40年,分別於2024年7月27日及2025年5月17日到期,到期後核三廠即進行除役,並由台電規劃轉型成太陽光電廠。


【懶人包】823「核三延役」公投大解密 「吵什麼、怎麼投、正反論點」一次看完
儘管核三廠第二機組已除役,核電存廢議題仍持續發酵。(台電提供)

儘管核三廠第二機組已除役,核電存廢議題仍持續發酵。立法院在2025年5月18日、也就是核三廠停機翌日,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修正案,明定「執照有效期間屆滿前」的申請延役規範;並增訂第3項,「執照有效期間屆滿後」的申請延役規範。此舉等同為核電廠「重啟」開啟法源大門,也讓核三廠的未來動向備受關注。

全台核電廠全面退場 台灣正式無役核機組

除了核三廠外,台灣其他兩座核電廠也已先後退役。核一廠(新北石門) 一號機:2018年12月停機、二號機:2019年7月停機。核二廠(新北萬里) 一號機:2021年12月停機、 二號機:2023年3月停機。至2025年為止,全國6部核能機組均已屆期停機,象徵台灣正式進入「無核家園」的新階段。

民眾黨主張「核綠共存」四大理由

「重啟核三」即將於8月23日交由全民公投表決,這場能源政策大轉彎,背後的推手正是台灣民眾黨。該公投案今年4月在立法院火速推進,5月通過三讀後定案,成為自2021年之後的首次公投。


【懶人包】823「核三延役」公投大解密 「吵什麼、怎麼投、正反論點」一次看完
民眾黨是推動重啟核三公投的幕後推手。(擷取民眾黨臉書)

民眾黨主張「核綠共存」,認為核三延役是務實能源轉型的第一步,並列出四大理由:包括核三廠二號機在今年5月17日除役後,台灣每年發電成本恐暴增1000億元以上;截至2024年底,綠能發電僅占台灣總發電量11.9%,遠低於民進黨政府開出的20%政策支票;綠電光電弊案不少,墊高台電經營成本;能源的多元性可以控制國安風險、穩定產業及民生供電,並強化台灣能源供應韌性。

公投怎樣才算通過?公投結果會帶來什麼改變?

針對公投門檻,中選會今天(19日)表示,依公投法第29條規定,有效同意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25%)以上即為通過;若有效同意票少於不同意票,或有效同意票數不足四分之一門檻,都是不通過。

中選會說明,此案公投投票權人數2000萬2091人,25%以上的參考門檻至少即為500萬523人。

若公投案通過,中選會將於投票後7日內公告結果,主管機關(如總統、行政機關)須採取必要措施實現公投內容。依《公投法》第30條規定,2年內不得變更公投通過內容。若公投案未通過,依《公投法》第32條,同一議題2年內不得再提案重啟公投。

(延伸閱讀:【懶人包】核三延役公投823登場 「5場辯論」正反方論點、交鋒重點一次看懂

8/23公投日有放假嗎?上班薪水怎麼算?

是的,公投日放假、而且有薪水!依據《勞動基準法》第37條與勞動部公告,8月23日(星期六)為應放假日,工資照給,員工如需當天出勤,雇主應加發工資。

例如:若勞工原排班8小時,實際因投票只工作7小時,原8小時薪資照發;出勤7小時薪資另給一次,當日總共給付15小時工資。若雇主強制要求不放假、不給薪,恐觸法遭罰

8月23日核三公投誰能投?怎麼投?

台灣將在8月23日,舉行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1案公投將決定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簡單來說,就是問你:「核三廠如果安全沒問題,你贊成讓它繼續發電嗎?」這項攸關能源政策的公投,不僅是「非核家園」政策的轉捩點,更是全民首次針對核電延役進行直接表決。

根據中選會公告,以下3種資格皆具備者,都可參與投票,包括年滿18歲的中華民國國民(即2007年8月23日以前出生者);未受監護宣告;設籍滿3個月以上(即2025年5月24日前設籍)。如果想查自己有沒有投票權,也可至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查詢。

◎投票須知

時間:114年8月23日(星期六),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地點:依戶籍所在地,到指定投開票所投票,詳細地點可至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資格:年滿18歲(民國96年8月23日以前出生,包括當日)、未受監護宣告之中華民國公民皆可投票


【懶人包】823「核三延役」公投大解密 「吵什麼、怎麼投、正反論點」一次看完
投票當日切記攜帶「三寶」以免損失自身權益。(擷取中選會臉書)

切記「投票三寶」身分證、印章、投票通知單必須帶著,如果忘記帶印章仍可投票,但需多次簽名確認。未攜帶投票通知單也能投票,只是選務人員需額外時間查找名冊資料。若未攜帶將無法投票,健保卡、駕照、護照等其他證件均不被接受。

中選會5場辯論 正反交鋒重點整理

2025年8月23日,台灣即將舉行「重啟核三」公投,這場牽動國家能源政策與電價命脈的關鍵公投,引發社會熱議。中選會特別安排五場電視辯論,讓正反雙方一較高下,從學者到企業家、從政治人物到20歲首投族,各路代表輪番上陣,為核電的未來開啟一場精彩的言論交鋒。


【懶人包】823「核三延役」公投大解密 「吵什麼、怎麼投、正反論點」一次看完
核三重啟公投正方提好處 ,反方提疑慮。圖為正方代表團。(資料照片/王侑聖)

第1場 教授 vs. 台電

中選會從8月7日至15日一連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首場辯論會就引起關注。正方由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對戰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葉宗洸認為,核三廠設計抗震、防海嘯,已安全運轉40年,核能能補足電力缺口、減碳又能幫台電賺錢;曾文生持反對意見,他主張,台灣已不缺電,過去幾年備轉容量穩定。核電延役應由科學決定,不該靠一張選票冒險;核廢問題仍懸而未解。

第2場 藍委 vs. 行政院

辯論會第2場聚焦在核電是「救命電」還是成本高、風險大,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表示,台灣96%能源靠進口,一旦封鎖,天然氣與煤都斷。核電穩定、低碳,是「救命電」,反方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卻認為,核電不是唯一選項,台灣再生能源裝置量暴增5倍,太陽光電、風力、生質能早已成主力。核三延役充滿安全與成本不確定性。

第3場 黃士修 vs. 綠黨

時間來到8月11日,「核能流言終結者」執行長黃士修主張福島核災沒造成死亡,反核其實是「反美親中」的意識形態操作。核電建在岩盤上,比誰都不怕地震;反方來自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他說,核三廠位於活動斷層,老舊設備無法用新式核燃料。政府節電計畫每年可省206億度電,核三一整年也才發178億節能比核能更快。

第4場 黃國昌 vs. 反核少女

挺重啟核三的黃國昌在8月13日的辯論會上強調,核三延役是為了守住最後能源防線、抑制電價上漲,甚至將發電問題上升到國安,至於核廢料放置,他表示,如今用過的核燃料棒,可以使用「深孔地質處置(DBD)」技術做最終處置,在處置前可安全存放在核電廠內,安全年限至少40年,不僅節省空間、減少施工風險,也大幅降低人為入侵可能性,也獲國際實證。

「反核少女」、20歲首投族的吳亞昕認為,核廢料要10萬年才能安全處理,這是留給未來的風險。不能因為用電就讓下一代背鍋,他更質疑,黃國昌之前都堅定反核,還聲稱非核家園是不變的價值,並與時代力量黨團數次為反核舉行記者會、甚至走上街頭,如今立場卻180度大轉彎,質疑黃:「問題沒有改變,但黃國昌立場卻改變了。」



「反核少女」(左)嗆爆黃國昌,2018說非核家園是不變的價值。(中選會提供)

第5場 童子賢 vs. 綠委

最後一場更是重頭戲,身兼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的童子賢,積極現身力挺核三延役,理念與藍白在野黨相同,大力推「核綠共存」,他指出,核電基載穩、便宜又不排碳,每度僅1.42元,是再生能源的一半價格。應比照日本、瑞士發展「核綠共存」戰略。

反方代表是出身屏東的民進黨立委莊瑞雄,他特別推了一個象徵「核廢料黃色桶子」到場,認為核三運轉40年已完成階段任務,而支持重啟方迴避核廢料與核安疑慮,如果墾丁附近的核三發生事故,輻射恐波及南台灣糧倉,「我們怕的就是萬一」,呼籲全國民眾8月23日投下不同意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