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0° )
氣象
2025-10-02 | 上報

基隆海科館被爆「低級失誤」養死2鎮館之寶 市府開罰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再爆飼養爭議,「鎮館之寶」波口鱟頭鱝(暱稱為波波),9月7日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另也被發現館內保育類動物龍王鯛已消失多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龍王鯛也慘遭「養死」,因魚缸水管破裂但沒人發現,最後身亡,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也為此開罰,動保團體痛批,館方皆未主動對未公開說明其死因,呼籲檢討館內設施及飼養條件,並停止引進、繁殖大型魚類。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波口鱟頭鱝」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紅色名錄「極危」物種,亦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的物種,主要分布在紅海、印度洋、印尼、澳洲東北部、中國南海和東海南部,台灣沿近海偶可捕獲,目前尚未列入我國的保育類物種。基隆海科館於 111 年 3 月透過中間商向漁民購入後,其憨厚特殊的外觀,被館方視為吸晴的鎮館之寶。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控,於去年前往海科館圈養展示波口鱟頭鱝的潮境智能海洋館時,即發現「波波」的體長已接近缸體極限,在透過立法委員陳培瑜向教育部詢問後,得知館方已規劃在今年6月至10月間將其野放。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然而在今年 8 月本會再度前往海科館時,卻發現「波波」身上出現新傷口,再透過陳委員詢問放流進度時,海科館的回覆竟是:「波波」健康穩定,無立即野放之必要。而後波波即於9月7日疑因傷口感染不治死亡,與海科館宣稱的「健康穩定」有明顯出入,並質疑海科館對於珍稀物種的飼養管理專業顯有疏失,不僅未落實先前承諾的野放計畫,更掩蓋動物受傷的事實。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教育部、海委會及動保司應立即調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智能海洋館」波口鱟頭鱝死亡事件,並針對館內飼養設施及環境提出檢討。包括公開波口鱟頭鱝及龍王鯛完整死因及證明,含血液分析、生理病變與病理解剖報告,並釐清死亡原因是否涉及飼養環境、營養管理或疾病防治疏失。立即改善現有館內魟魚飼養環境,提出館內飼養管理、環境豐富化、營養照護之專業能力改善計畫。並承諾未來不再引進大型魚類。





基隆海科館被爆「低級失誤」養死2鎮館之寶 市府開罰







基隆海科館被爆「低級失誤」養死2鎮館之寶 市府開罰



海科館一樓俯視缸,飼養環境相當密集,且水池中央有巨型造景,屬於底棲類魚種的魟魚無法好好棲息,魟魚群只能繞著水池周邊游動或群聚棲伏在一起。(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動保團體持續追查,發現另一個鎮館之寶龍王鯛同樣被養死。據《CTWANT》報導,海科館長王明源受訪坦承,龍王鯛已經離開,他指出龍王鯛在17年前購入,從5公分一直養到現在,多年來都將牠當成孩子疼愛,但同仁於5月換水時未依照標準作業流程,在換水時離開位置,導致缸體沒有入水而水位不足,工作人員發現時,龍王鯛已缺氧,搶救後不幸往生。






王明源對龍王鯛的離開致歉,他認為這是低級人為疏失,後續已終止養殖人員契約,對相關督導人員做出懲處,且依法回報動保所和上級單位,動保所也做出裁罰。海科館後續不會再進口和飼養大型魚類,將著重觀賞群聚魚類,並強化人員的飼養SOP和再教育。(責任編輯:卓琦)



(延伸閱讀:準颱風「麥德姆」生成機率9成以上 中秋連假天氣出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