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動物零距離!小食蟻獸「妞虎」現身…表演伸舌長40CM 遊客喜喊:難得一見
社群中心/綜合報導
「動物保母講古」是當今很多現代化動物園,向遊客介紹動物的一種方式,請來的解說員都是幕後辛苦工作的保育員們,他們以專業角度與親身經驗,介紹日常照養動物時發生的小故事,來拉近遊客與動物之間的距離。
臺北市立動物園所推出的「動物保母講古」早已深獲遊客好評,介紹的物種也會推陳出新,最近新出爐物種就是熱帶雨林區的小食蟻獸,將在3至4月每周的禮拜四11:00-11:15,在熱帶雨林區與大家見面囉!
小食蟻獸擁有良好的嗅覺,讓牠們在自然環境中,能找到樹棲型的白蟻或螞蟻作為主食,但每次進食的時間並不長,以避免被白蟻或螞蟻咬,由於這種覓食行為所獲取的食物熱量並不高,因此小食蟻獸除了覓食和活動時間之外,很少活動。
雖然在考量小食蟻獸的福祉和生活習性後,臺北動物園特別讓小食蟻獸能夠自由進出戶外活動場和後場欄舍,但夜行性的小食蟻獸常選擇在隱密位置休息,並不容易被觀察到,所以園方決定規劃新型「動物保母講古」項目,由保育員帶著小食蟻獸,直接與大家見面。
小食蟻獸的「動物保母講古」在熱帶雨林區翡翠森林裝置藝術旁進行,屆時保育員將帶著動物大使小食蟻獸「妞虎」及樹木棲架來到現場,棲架上放置許多食物,讓「妞虎」在解說的同時,能待在棲架上專心進食。
此時民眾就有機會近距離的觀察小食蟻獸身上的特徵,包含在餵食管裡快速伸縮的細長舌頭,舌頭可長達40公分、為了挖開蟻巢而演化出堅硬的指爪,以及攀爬時能捲曲抓握樹枝的尾巴等。
小食蟻獸「妞虎」會穿戴著非常明顯的胸背帶,是國外許多動物園進行「動物保母講古」時,幫動物準備的穿著,目的是讓「妞虎」知道保育員在身邊比較不容易緊張,當突發狀況發生時,也能發揮保護遊客與動物的重要功能。
最後要提醒大家,參與「動物保母講古」時請勿喧嘩,拍照也記得關閉閃光燈,讓動物及遊客都有一個安全的空間,能夠近距離觀察和認識野生動物。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
最新寵物新聞
-
-
你知道嗎?今天是《世界水獺日》 背後意義卻是:人氣明星「瀕臨滅絕」
(12 小時前) -
睡到一半腳涼涼的!他以為「遭皮帶纏繞」翻身一看秒嚇醒…網傻眼:命真大
(1 天前) -
靠尿味認同伴!海豚驚人社交法「用下顎去碰」:味道會留存~
(1 天前) -
傻呆狗「被自己迷住」汪:帥勾你哪位? 暖心主人:那是全世界最可愛的你!
(2 天前)